萬達國際醫院?高端醫療市場迎來萬達軍團
近日,萬達集團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以下簡稱UPMC)在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據悉,雙方將在中國合辦頂級國際醫院,全面引進UPMC的醫院品牌、醫院管理、醫療技術以及醫護服務體系,實現國際頂級醫院在中國首次全面落地。
始于1893年的UPMC是美國領先的醫療機構,也是全美最知名的學術研究醫學中心之一,它在器官移植、神經外科學、干細胞科學與組織工程、納米科學等領域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第一例脊髓灰質炎疫苗即出自于此。
UPMC最著名的科室是器官移植中心,其肝臟移植居世界領先水平;成人骨髓移植是UPMC聞名全美的項目,可治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疑難病。UPMC在美國擁有30多家醫院,在歐洲業管理著幾家醫院,他們希望患者能夠就近享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和健康護理。
對于這樣一個有技術、有能力、有愿景以及有勇氣的醫療機構而言,中國已變成最重要的醫療服務市場。
民營醫院的春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統計顯示,今年1-6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40.7億人次,同比提高3.8%。醫院17.3億人次,同比提高5.9%。其中,公立醫院14.8億人次,同比提高4.3%;而民營醫院2.5億人次,同比提高16.9%。民營醫療市場呈欣欣向榮的態勢。
這與國家鼓勵社會辦醫、資本不斷注入和醫生多點執業等因素分不開。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提出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今年8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針對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重點難點問題,其中提到,要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優化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批工作。允許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合作,通過醫療聯合體、分級診療等形式帶動支持社會辦醫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民營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民營醫院數量為1.45萬個,民營醫院數量占全國醫院總數的比例為52.63%,超過了公立醫院;2016年,民營醫院數量超過1.64萬個;2017年,民營醫院數量達到1.8萬個。預計2018年中國民營醫院數量將達到2.03萬個,2022年中國民營醫院數量將達到2.87萬個。
“我國民營醫院數量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下一步面臨的將是如何從量變到質變。”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常務副會長趙淳指出,這是一個必然的、大浪淘沙的過程。
配套制度不完善、患者就醫習慣和理念跟不上,人才缺乏等原因導致“多而不強”是目前民營醫院無法回避的現狀。
萬達的棋局
在挑戰中,萬達比同行更早嗅到了健康領域的商機。
在“2017冬季達沃斯”年會上,王健林表示,中國醫療領域已經對民營企業開放,并且允許外國醫師到中國執業,國內的醫生也可以經過批準后私人出診,增加自己的收入,這些都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萬達集團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中國有幾百個大型商業中心和建設團隊,有這個能力和底氣轉向大健康領域。
在民營醫療市場,萬達看中了高端醫療。
由于缺乏對高端需求的有效供給,日益增長的高端醫療服務需求反過來擠占了基本醫療需求空間。增加高端醫療供給,一是可以做增量,如大力促進社會資本進入高檔醫療供給領域;二是可以調存量,如嘗試將部分大型公立醫療機構部分業務、部分科室一定程度民營化,更自由地提供高端醫療服務。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也鼓勵發展民辦高端醫療,他認為高端醫療一方面可以體現醫生的價值,另一方面會與公益性醫療互為補充,讓政府辦的公立醫院公益性得到凸顯。
萬達在兩年前就開始在全球尋找合作伙伴,跟美國一些著名的醫療機構都有接觸,“但是這些排名靠前的醫療機構沒有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這種勇氣,沒有這種戰略,不太敢來中國。”王健林在萬達集團與UPMC的戰略簽約儀式上表示,會集中集團資源,盡快按照雙方協議,在中國布局合作的這幾家醫院。據了解,萬達與UPMC首批合作的5家國際醫院將選址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國一線城市,其中成都醫院項目已獲得土地,開始設計。
簽約儀式現場
據悉,合作醫院將冠名萬達UPMC國際醫院,按照一流的國際聯合委員會認證(JCI)標準建設和運營。由UPMC派出國際一流的醫院管理團隊和主要技術骨干與中方共同管理運營醫院,將UPMC數十年來在全球各地累積的醫療技術、最佳實踐、管理理念等優質資源帶到中國,為患者提供先進醫療服務和高質高效的護理。
UPMC執行總裁布魯諾·格里德利博士相信,雙方在一起將取得極大的成功,與UPMC合作的萬達醫院網絡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民營醫療保健網絡。“因為我們將做一些前人未做過的事情。”
目前已知的消息只是萬達布局高端醫療市場的冰山一角,萬達的舉動印證了中國醫療健康市場受追捧的熱度。社會辦醫本身是高門檻、長周期的投資。因此有評論稱,萬達此次加入為高端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樣本意義恐怕多于商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