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嘯后,這些中國人選擇留下

據中國外交部通報,共確認37名中國公民在帕盧海嘯中受到影響,其中27人已撤離,10人自愿留在當地繼續工作。地震后留在當地的這10名中國人,也是跋涉幾千公里越洋謀生的中國人。

責任編輯:吳筱羽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0日,印尼帕盧,地震和海嘯過后當地廢墟一片,兒童在臨時避難所玩耍。(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1日《南方周末》)

據中國外交部通報,共確認37名中國公民在帕盧海嘯中受到影響,其中27人已撤離,10人自愿留在當地繼續工作。地震后留在當地的這10名中國人,也是跋涉幾千公里越洋謀生的中國人。

生活在帕盧的印尼華人是當地商業市場的主力軍,其中大多開著五金店。

李中輝17歲出國謀生,曾在歐洲待了12年。10年前,他在西班牙開的酒吧倒在金融危機中。2017年,他又在帕盧開了這家塑料廠。命運像是和他開玩笑,一年之后,地震來了。

帕盧下起了雨。小雨從10月7日夜里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整座城市屏住了呼吸,無家可歸的人四處尋找著遮風擋雨的棲息處,死亡的氣息沒有被雨水沖淡,反而更讓人擔心帕盧的危險。

2018年9月28日,一場隱藏在170次左右地震中的7.4級強震襲擊印尼帕盧灣,大海嘯緊隨而至,死亡來了。

相比散落的小雨,余震才是帕盧周而復始的休止符。它總在人們稍稍寬心之時,再次震痛這個城市。人們默默承受這一切。

震后還沒通電的夜里,無聊常常催生著睡意。福建人鄭碧貞和另外5名中國人,一直睡在自己的松香廠倉庫里,開著手機,“不是想看什么,就是想有束光陪著”。雖然晚上9點他們就會躺下休息,但往往一晚上會嚇醒幾次,不是做了噩夢,就是聽到奇怪的聲音。

在熱帶,10月的凌晨高溫依然難熬。江西人李中輝和他的弟弟,以及6歲大的孩子住在山上,忍受著蚊蟲的叮咬,守護著自己的塑料工廠里的塑料品和兩間未倒塌的倉庫。他常常睡不著覺,擔心孩子在地震中不見了的人工耳蝸。

據中國外交部2018年10月8日通報,其時,共確認37名中國公民在印尼帕盧海嘯中受到影響,其中27人已撤離至安全地帶,其余10人自愿留在當地繼續工作。

鄭碧貞、李中輝和他們的同事,正是地震后留在當地的這10名中國人中的一部分人,也是跋涉幾千公里越洋謀生的中國人。

“死亡就在腳邊”

“死亡就在我們腳邊。”作家川端康成如此形容生與死的關系。但即使身處地震多發的印尼,鄭碧貞也從未想過自己會在異國他鄉遭遇“腳邊的死亡”。

地震來臨那一刻,鄭碧貞記得是9月28日下午6時剛過。她正帶著兩名剛到帕盧的新同事,站在Citraland海灘附近拍攝風景照。

突然,一陣劇烈的震動襲來。不多時,藍綠色的海面上,幾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