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萊爾”何時進入中國?

波特萊爾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單看翻譯過其作品的,周作人、魯迅、徐志摩、戴望舒、梁宗岱、卞之琳……無不為現代中國文壇頂尖者,其《惡之花》的中譯本少說也有十來種。

責任編輯:劉小磊

《香艷雜志》第4期,1915(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1日《南方周末》)

波特萊爾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單看翻譯過其作品的,周作人、魯迅、徐志摩、戴望舒、梁宗岱、卞之琳……無不為現代中國文壇頂尖者,其《惡之花》的中譯本少說也有十來種。這些無須多說,舉個較近的例子,2013年海外出現兩部研究專著,一部是英語Gloria Bien的《波特萊爾在中國的文學接受》(Baudelaire in China: A Study in Literary Reception. Ne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另一部法語,楊玉平的《波特萊爾與中國文化大革命》(Baudelaire et la révolution culturelle chinoise. Presses Sorbonne Nouvelle)。兩書敘及波特萊爾最初被介紹到中國,法文書指出,周作人在1919年2月《新青年》雜志上發表《小河》一詩,其前言說:“有人問,我這詩是什么體,連自己也回答不出。法國波特來爾(Baudelaire)提倡起來的散文詩,略略相像。不過他是用散文格式,現在卻一行一行的分寫了。”周作人說他受到波特萊爾的影響而創作了《小河》。因此被認為是“波特萊爾第一次出現”(張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