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薩滿文學典范與一個文學獎的誕生
臺風山竹剛剛席卷香港,劉慶到此地領取紅樓夢獎,他講起自己小說里的盜火女神,“東北人身處寒冷之處,對火的渴望成就了這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火神崇拜。富有犧牲精神的神明正是通過薩滿的演繹穿透著人心”
責任編輯:周建平
劉慶 圖 / 受訪者提供
臺風山竹剛剛席卷香港,劉慶到此地領取紅樓夢獎,他講起自己小說里的盜火女神,“東北人身處寒冷之處,對火的渴望成就了這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火神崇拜。富有犧牲精神的神明正是通過薩滿的演繹穿透著人心”
2005年
劉慶習慣在一部作品開始時寫下時間?!洞降洹穼懴碌谝恍械臅r間是2005年2月18日22:03。
劉慶坐在沈陽的辦公室里跟我說話,每過一會兒,就有人來敲門,他拿起遙控器,對著門口按一下,門就自動開了。進來的人用輕重不同的東北話向“慶總”報告一些情況,然后拿出各種表格要簽字。劉慶是《華商晨報》的社長和總編輯。他們都叫他“慶總。”
三年前,劉慶跟下屬說,能不能找一個僻靜的地方,累了,想去休息一下。下屬給他找了遼寧營口的一處農家院。劉慶一個人去了那里。他其實是去完成自己的長篇小說《唇典》。
《唇典》最后的部分是在農家院的麻將桌上完成的。當時是淡季。農家院只有他一個人住??撮T的人給他煮點東西吃。院外的葡萄剛剛采摘完畢,他還能在葡萄架上找到幾串。晚上,前面村子里有人去世,正在辦喪事,能聽到哀樂的聲音。
這些年,劉慶都沒告訴別人自己在寫長篇小說。辦公室墻上掛著他寫的詩,來人最多認為他是詩歌愛好者。他并不愿意跟同事說自己寫小說。“報社社長是負責報紙運營的,跟寫小說沒關系。”
劉慶在2015年9月3日上午10:26寫完《唇典》最后一行。他從未想過這次寫作會耗費十年的時間,太漫長了,“在我的認知里,只有曹雪芹的《紅樓夢》才配得上這么長時間的寫作。”
同樣是在十年前的2005年,香港,商人張大朋找到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子平說,想辦一個文學獎。黃子平說,要怎么獎?張說,就是給一部長篇小說。黃子平說,華文世界獎金最高的獎是臺灣的中國時報文學獎,折合港幣二十多萬。那么,你辦就辦最高的,30萬港幣。
張大朋找到當時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鐘玲,說了這個想法。鐘玲覺得這個人不錯,用最小的錢來辦最大的獎。鐘玲開始做計劃書。每屆預算是70萬。30萬是獎金,40萬是各種行政費用。張大朋覺得很便宜,投了1000萬港幣作為這個文學獎的基金。文學獎叫什么名字呢?張大朋堅決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想叫曹雪芹獎,發現內地有個地方文學獎項叫這個名字,干脆就叫紅樓夢獎。張大朋覺得,長篇小說的創作是以不同的方式提醒社會,紅樓夢獎也是提醒社會的方式之一。“小說是傳遞智慧和文化的載體。”
張大朋說,舉辦紅樓夢獎,“主要是因為喜歡長篇小說,知道長篇小說的重要性”。“此外我也聽朋友說起,寫長篇小說的作家生活其實大都很苦,往往花了很長時間完成一篇小說,最后拿不到多少稿費。假如有一個機構能通過系統性的評審,精選最好的長篇小說,那么,不但能給喜歡讀書的人一種指引,讓大家更容易找到好的小說;更能鼓勵長篇小說創作者寫出更多好書。”
營口寫作時,麻將桌當做書桌
移民
張大朋是上海人,幾十年前到了香港,開化工企業,炒股炒樓賺了不少錢,特別是在香港美孚擁有許多出租房屋,被稱為“美孚收租王”。他讓許多人刮目相看的是,1997年金融風暴到來前,他作出預測,把手里的房子拋售,避開了損失。他移民到了加拿大,肝硬化,換了肝。換肝效果不錯,許多人向他咨詢,他就將心得寫下來。這么一來,發現自己挺能寫,就寫了兩本書。之后他回到香港,給大學捐錢,包括浸會大學。浸會大學給了他榮譽學位。他覺得應該讀個貨真價實的學位,就投到了黃子平門下。他的年齡比1949年生的黃子平還要大。黃子平考慮到他的情況,寫報告,特許他用小說代論文。張大朋計劃寫一部關于上海女人的短篇小說集,結果最后還是沒寫出來。“唯一一個沒有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黃子平說??墒?,兩人關系很好,促成了紅樓夢獎。
2018年7月17日,香港浸會大學的一間大廳,六位終審評委——鐘玲、陳思和、黃子平、閻連科、陳義芝、白睿文——坐在一起。一個大紙牌子放在講臺上。時間到了,牌子打開,第七屆紅樓夢獎揭曉,獲獎的是劉慶。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很多文化記者開始在朋友圈里問誰讀過《唇典》,他們要找人寫稿。
浸會大學現場的電話連通了在沈陽的劉慶。劉慶覺得五味雜陳。被問起《唇典》的書名因何而來,劉慶進入了他的回憶——
2000年12月26日,我在日記里寫下了“唇典”兩個字。這個詞我是在一本介紹東北文化的書上看到的。書上說“唇典”也叫“春點”,是一個行業的&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