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意”:吉林市社保詐騙案調查

一個不過30個員工的企業,竟然被騙子“掛靠”了至少150個所謂退休空名額。

責任編輯:吳筱羽 錢昊平

劉沁一等社保詐騙案案發之后,吉林市社保局業務大廳門口貼出了告示,提醒參保人不要相信“代辦”,以免上當受騙。(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退休工人、政府干部、社保局工作人員……在吉林市,有若干“中間人”,通過“占國家便宜”的多種方式,為沒上過一天班的人代辦“退休”。

一個不過30個員工的企業,竟然被騙子“掛靠”了至少150個所謂退休空名額。

在這個行當,每個中間人都要收取一筆“介紹費”,中間人越多,收費越高。該案中,二姐收費最低11萬元,高的達十四五萬元。

南方周末記者所收集到的部分受騙者案例中,“刷臉”了的約占一半。其中有些人多年前就曾托中間人辦退休,由于事沒辦成,他們曾跟中間人要回部分辦事款,但在“刷臉”之后,他們認為這是真的,于是又把錢給了出去。

曾是下崗工人的時香勤有這樣一個本事:可以幫“沒上過一天班”的人辦理退休,讓他們和企業正式工一樣,到年齡后拿退休金。

退休工人、政府干部、社保局工作人員……在吉林市,有若干像時香勤這樣的“中間人”,通過“占國家便宜”的方式,為委托人提供服務。由于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然而,從2016年開始,隨著一個年輕女子的介入,利益平衡被突然打破,中間人和他們的委托人一樣落入一個騙局。為了擺脫各自困境,合作多年的伙伴反目成仇,鮮為人知的潛規則浮出水面。

據不完全統計,這起特大社保詐騙案的受害者人數有六七百人,涉案金額達5000萬元。

中間人“二姐”

2018年7月3日上午,失聯數日的“二姐”時香勤最后一次在微信“討債群”現身,向她的29名委托人說出了事情真相。兩個月前,她關閉店面,關掉手機,與老伴不知所終。微信群是她與委托人聯系的惟一渠道,但大部分時候她都沉默不語。

按她從前的說法,自己是外出幫委托人要錢去了,5月10日回來,這事就能解決了。5月10日到了,二姐卻沒回來。到6月中旬,有委托人注意到,二姐的店面夜里打開了,有人偷偷往外倒貨。這被認為是二姐打算徹底跑路的征兆。委托人群情激憤。

今年60歲的時香勤,在吉林市江城劇場小商品批發商場(下稱“江城商場”)一樓有個檔口,主要賣襪子和內衣。她在此做生意已十多年,平素為人低調、辦事穩妥,被大家尊稱為“二姐”。

與二姐相熟的人都知道,她還有個第二職業:代辦退休。只要繳納一筆費用,二姐就可以通過她的關系,讓委托人“掛靠”某個破產企業,從而和該企業的下崗職工一樣享受國家政策,到年齡后按月領工資。

這次出事之前,沒有人知道二姐如何操作此事,她的委托人們也不關心。按照以往規矩,他們只要交夠錢,再把身份證、戶口本和數張照片給二姐,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

“我上家孫旭,再上家姜秀玉。”二姐說。

按二姐的說法,在代辦退休這個行當,有若干中間人,中間人有大有小,她屬于小中間人,負責聯系委托人和自己的上家。用二姐本人的話說,她“就像王婆一樣,是個拉皮條的”。

就這次的具體操作而言,作為小中間人的二姐,先從委托人處收錢,再把錢交給上家,上家又交給上家的上家,最終到了一個“姓劉的”手里。代辦退休具體事項也由“姓劉的”負責。等事情辦完,再把存折層層轉交,最后送到委托人手中。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數十名不同片區的受害者發現,在吉林這起詐騙案當中,二姐的收費標準是最高的:最低11萬元,高的達十四五萬元。在這個行當,收費高低與鏈條上的中間人多少相關,因為每個中間人都要收取一筆“介紹費”。委托人若能直接找到最上家,費用有可能打對折。

每個環節收取的介紹費因人而異。在這起案件中,各個環節每辦一個,介紹費低則兩三千,多則一兩萬。

二姐收多少介紹費一直是個謎。有人在群里多次提出,二姐如果無法幫大家要回辦退休的本金,至少應該把她收取的介紹費退還。二姐從不回應。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在這起詐騙案中,事發后幾乎沒有中間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