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NGO、公益組織試水為老服務 多元力量掀起養老風潮

在政府、企業、家庭之外,一場由基金會、NGO公益組織等多元力量參與養老市場的探索風潮正在興起。

“雖然公益慈善整體上對養老關注不夠,參與規模還是有限,但總的來看項目在增多,鏈條在拉長?!备呷A俊對未來公益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探索抱有很大的期待。

責任編輯:呂宗恕

編者按

在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從2017年開始,以每年超過1000萬的速度增長,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快速老齡化的時代。

雖然出身不同,成長各異,但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這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責任。

我們看到國家層面有關養老的鼓勵政策正在密集出臺。在政府、市場、家庭三種養老力量之外,社會組織作為第四種力量正在致力于滿足老年人的差異化需求,合作逐漸加深并進行有益的嘗試……

正值重陽節,我們把關注點聚焦于中國養老服務,看看在這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上還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努力的地方。

上海市楊浦區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里,家人在照顧患病的親人。(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在政府、企業、家庭之外,一場由基金會、NGO公益組織等多元力量參與養老市場的探索風潮正在興起。

“雖然公益慈善整體上對養老關注不夠,參與規模還是有限,但總的來看項目在增多,鏈條在拉長。”高華俊對未來公益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探索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中國民間養老服務市場,方嘉珂是公認的吃螃蟹者。與不少失敗者相比,他是幸運者。

1994年12月,由方嘉珂牽頭創辦的鶴童老年公寓(后發展成鶴童公益養老集團)在天津落成。這是全國第一家由民間組織(NGO)興辦和直接管理的非營利(NPO)社會公益性福利服務專門機構。直到今天,鶴童公益養老集團在業界仍享有較高知名度。

24年前,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在中國尚未普及。直到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1995年在北京召開后,才開始有了一些新跡象。

“我當時并不知道什么是非營利組織,只知道想做養老院。”方嘉珂回憶,他原是天津中醫學院教師兼醫生,赴奧地利求學后于1994年歸國,尋思著該做點什么。從天津護校退休的師友王桂英建議他建一所專門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養老院。

方嘉珂一直沒有忘記在奧地利訪學期間的經歷。在當地,他近距離感受了國際上最高級別的養老護理業水平,彼時國內有救濟性質的養老院與之相距甚遠。出于對中國老齡化社會養老需求增長而養老市場供給不足的大致判斷,他決定投身這個養老領域。

接著,方嘉珂在天津把一個破落的醫院盤了下來。當時“我們沒研究合法性,也沒有研究盈虧問題”,方說,現在回頭看,當時的做法比較超前,民間自發想干這種為老服務幾乎沒有?;谕豕鹩⒈旧硎翘旖蜃o理協會的會長,自己也是醫生,兩人給護理之家確定的服務對象便是失能失智的老人。

“吃螃蟹”的幸運者

鶴童護理之家開張后,時任民政部部長崔乃夫來天津視察,還特地到鶴童護理之家,看看這家專門為失能失智老人服務的民間組織做得怎么樣。之后,創辦不久的中華慈善總會管理團隊一行也趕到護理之家,&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