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方正:用AI助力書法教育,以科技引領文化自信
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送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都提示著我們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事實上,AI技術除了在生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教育產業也已經嶄露頭角,并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富有意義的價值。
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送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都提示著我們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事實上,AI技術除了在生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教育產業也已經嶄露頭角,并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富有意義的價值。
今年國慶前夕,一場名為“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的啟動儀式,在河北省威縣舉行。
這場儀式,也將方正集團以科技助力教育的星星之火,帶向更多經濟欠發達地區。
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啟動儀式
面對師資不足,書法教育舉步維艱
早在2011年,教育部即開始大力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教育部門就先后印發了《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政策的引領自然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各地也普遍面臨著一個關鍵問題:專業書法師資嚴重不足。
一個區縣幾十甚至上百所學校,書法教師屈指可數,專職書法老師里書法專業畢業的就更少了。尤其在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缺師少教”問題就更為突出。
老師都找不到,那么教學生的難題又該如何解決?
從最早的漢字激光照排開始,到字庫業務;從出版業務,到教育業務……方正在中文信息處理領域,早已具有三十多年的耕耘和積累。面對嚴峻的現實問題和國家政策的號召,方正結合自身資源和特長,迅速啟動實施了“墨韻智能”項目。這個項目運用“人工智能+書法教學”的技術成果,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讓每個孩子寫好漢字”為整體目標,緩解了我國當前書法教學和學習的難題。
一云兩端三通,AI賦能立竿見影
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書法公開課
事實上,“墨韻智能”項目采用的是方正書法云服務,這是一個包含教師端和學生端兩種應用端的軟件系統。
在教師端中,匹配了國家指定的11個出版社的書法教材,并提供包括文字演變、書寫示范、讀帖分析、集字課程、書法動畫故事、碑帖欣賞、師生交互等海量的富媒體電子課程資源。
在學生端則能做到“可寫可評”,觀看書寫示范后,學生可將自己的作品拍照上傳至云端,由云端即時反饋評分的同時,人工智能會提出改進建議并出具評測報告,以幫助師生明確書寫問題。
這樣,即便沒有任何書法專業背景的老師,通過方正書法的專業培訓后,也可以在一周之內迅速教授一節高質量的書法課;同樣,即便對書法零基礎的學生,也可以有針對性地明確書寫問題,迅速進入書法的世界。
在“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的首站,河北威縣仲夷小學劉林老師就運用方正書法教師端講了一堂學生們十分喜愛的書法課。
劉老師通過端內的演示功能,播放了名家示范視頻,讓學生們先確認基本筆畫,再觀摩筆鋒變化,最后了解構字過程。通過一段精致通俗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們迅速了解了每個漢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
看完視頻后,學生們開始練習漢字并進行了拍照測評。這一功能可讓同學們樂開了花,爭相比較分數和字體不足。一位學生開心地說:“我得了83.67分,軟件提示有一些地方寫的不好,我一看就知道了哪里需要改進,這樣學習書法太有意思了!”
當前,通過“三通兩平臺”教育信息化建設,各地絕大部分學校教室均配置有大屏、PC和網絡條件。方正書法在現有硬件條件上,成功以云服務的方式為老師快速開設和開好書法課提供了強力支持。
資源共享,技術促進教育公平
秉承“源自教育、回饋教育”的價值理念,成立32年來方正集團在教育領域始終踐行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本次項目亦是如此。
本著助力“普惠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初心,方正面向全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10000所學校,定向提供書法教育支持,以推進區域性整體開設和開好書法課。首批對象為河北、甘肅、海南、福建、山西等地的1000所學校。
對此,河北省威縣政府領導不禁感嘆:方正書法切實解決了當下書法教師短缺的問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方面是科技與書法教育相結合的嶄新嘗試,另一方面是助力文化傳承的教育扶貧實踐,紅紅火火的“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從開始就得到了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央電化教育館的指導與支持。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在內的發達地區的學校也在使用方正書法。參與本次墨韻智能項目的欠發達地區學校,和這些發達地區學校使用的是同一個書法教學云服務??梢哉f,方正讓更多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生獲得了同等、同質的書法教育資源。不僅從資源上緩解了地區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是利用技術填平了書法教育的知識鴻溝,真正實現用科技推動普惠教育,實現教育公平。
北京市順義第十五中學教師使用方正書法授課
對此,方正集團旗下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書法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陳卓勇的觀點則更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性,在他看來: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進一步深入的重要方向,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書法教學,則是在大勢所趨之下的一個開創性工作。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時代,唯有順應發展趨勢,主動投入,才能創造更持久的價值。未來,方正書法定位于服務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學,將根據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在課程設置和智能評測等方面進一步提升。
傳承書法自信,夯實文化自信根源
不久前,國家教育部給予“墨韻智能•書法進校園助力項目”高度評價,稱該項目“不僅是科技與書法教育相結合的積極嘗試,更是助力文化傳承的有力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對文化自信特別加以闡釋,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放眼華夏黃土,書法可謂中國文化的根。從書法中,最能明顯地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獨特精神。所以,亦有兩會代表提出,文化自信就是從書法自信開始。
那么何來書法自信呢?
顯而易見,書法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孩子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換言之,從孩子書法教育入手,是建立國家“文化自信”的基礎。
由此可見,擺在方正面前的,何止是解決地區書法教育的難題,亦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更是建立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偉大使命。而方正所解決的,又何止是對師生學習書法的技術支持,亦是弘揚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的作為,更是增強中國人骨氣和底氣的具體踐行。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肩負沉甸甸的重任下,方正將一如既往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以科技力量夯實教育產業中文化建設的根基,全面助力莘莘學子奠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蘊,不遺余力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