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主任當上了省委委員 委員退出、遞補規范化——地方黨委工作條例修訂后3年觀察
通過遞補,近年已有多名基層黨員獲任各省、市黨委委員,而此前地方黨委委員中鮮有基層代表。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十九大代表、江西高安市筠陽街道筠泉社區居委會主任付秀秀(右一),在2017年12月被遞補為江西省委委員。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以前的實踐中,有的地方黨委委員、候補委員因調離本地區、辭去公職、退休等原因不適宜繼續擔任委員、候補委員,卻缺乏退出機制。
通過遞補,近年已有多名基層黨員獲任各省、市黨委委員,而此前地方黨委委員中鮮有基層代表。
付秀秀的感受很明顯,成為省委委員后“工作上方便了很多”,有些在基層解決不了的事情,她會提交到市委,有的很快就落實了。
2018年7月30日,江西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在南昌召開,在會場前排就座的省委委員付秀秀屬于“新鮮面孔”。
論身份,付秀秀是江西宜春高安市筠泉社區居委會主任,而坐在她周圍的省委委員大多是廳局級官員。
生于1973年的付秀秀,已在基層工作二十多年,先后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愛崗敬業模范”等榮譽稱號。2016年11月,付秀秀當選為省委候補委員,在2017年12月召開的江西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上,她被遞補為省委委員。
付秀秀的當選不是個別現象,南方周末記者發現,近年已有多名基層黨員通過遞補,獲任省、市級黨委委員,而此前地方各級黨委委員中鮮有基層代表。
變化源自2015年12月施行的《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這是原條例(試行)實施20年后首次修改,明確地方黨委委員、候補委員中要有適當比例的基層黨員。
新修訂的條例,還創設了黨委委員、候補委員辭職和自動終止制度,解決了以往“該退出的不退出,該進入的進不了”的問題。三年來,“退出機制”也給包括基層黨員在內的候補委員們成為委員,提供了保障。
立馬有了投票權
付秀秀成為江西省委候補委員之前,在高安市已經小有名氣,當地媒體曾報道,她帶領社區干部為居民辦好事實事一千一百多件,為兩百多個特困戶提供了十多萬元幫扶資金,被稱為“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2016年,江西省委換屆之前,省委組織部派人對付秀秀進行了嚴格的考察。選舉結果出來后,當她在候補委員名單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時,覺得“很意外”,而且按得票數,她在排序時還排在第一位。
但她沒想到的是,接下去一年內,“意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