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救災 “接受國際援助,還是拒絕?”

根據印尼政府所頒布的災區管理條例,外國救援人員被要求離開。2018年10月12日,印尼抗災署要求災區內的外國志愿者離開,理由是“不需要外國志愿者”。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10月15日,印度尼西亞帕盧市,幾名幸存者回到滿目瘡痍的村落。(林凱風/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根據印尼政府所頒布的災區管理條例,外國救援人員被要求離開。2018年10月12日,印尼抗災署要求災區內的外國志愿者離開,理由是“不需要外國志愿者”。

“請繼續你們的善舉,你們的行為對那些有需要的人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再次感謝來自中國的援助。”

“不要忘記帕盧!歡迎再來!”臨別時,穆伊斯手握一張全家福照片對筆者說。2018年9月28日發生的強震與大海嘯中,穆伊斯永遠地失去了他的妻子與孫女。

帕盧是中蘇拉威西省首府,這里所遭遇的人員與財產損失最大。這場災難已導致兩千多人喪命,受傷者超過1萬人,發生土壤液化的巴拉洛阿與佩托波等村落可能還埋著五千多人。

海嘯退去,仍有數萬名災民滯留在帕盧各地疏散中心。帕盧市當地官員也很悲觀地表示,可能還需要兩年才能給他們找到棲身之所。

“政治反應快,現場救援慢”?

走進帕盧市城市廣場,這里臨時搭建起一大片災民安置帳篷。日落時分,臨時廚房開始給災民做飯菜,一大鍋米飯,還有一些咸魚夾雜著少量的蔬菜。

幸存者排著隊,低著頭,接受一大勺“災民餐”。只有廚房旁邊臨時組建的幼兒園頗有生機,小朋友在志愿者和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看圖識字,偶爾傳來一陣歡笑聲。

帕盧河入??谑侵貫膮^,大海嘯沿著河床逆流而上,也沖擊了沿岸的建筑物。災難前,這里是一條美麗的海景商業街,昔日的酒吧、咖啡店、餐廳已難尋蹤跡,只有一片廢墟,散落著鞋子、相冊、家具等物品。

災難發生已有半個多月,依然散發著濃烈的腐尸味。其中,不乏三三兩兩的市民,他們正在這片廢墟上尋找一些還可以使用的物品。

“政治反應快,現場救援慢”,印尼媒體也開始反思和質疑:海嘯預警發布34分鐘后,為何又莫名其妙地被取消?早在2012年,帕盧市政府就收到相關地質機構的“土壤液化風險”警告,為何沒有引起重視?

當前,緩慢的救援速度更是備受質疑。電力、通訊與交通全部中斷,災民因缺乏食物和干凈水,他們開始哄搶超市、商場和加油站,整座城市幾乎癱瘓。直到災后數天,才有大量警察與軍人出現在街頭。

在裝甲車與持槍軍人的保護下,大型超市“家樂福”開始營業,重要生活用品仍有購買數量的限制,商品價格穩定。不過,盡管當地政府強烈要求所有餐館、超市等商家都必須開業,但截至發稿時,帕盧城區大多數商家依然閉門停業。

&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