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口味:多層餅和鍋盔
我小的時候最渴望母親做多層餅,不但外表看上去吸引人的眼球,味道也是令人難忘的。就見母親和好面,抹上清油,隨后就像繞麻花一樣,把蔥花和油渣子繞進面里,再揉一揉,揪成團,搟面杖迅速搟幾下,一張張多層餅,就神奇地從母親手中誕生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新疆某村一村民在制作面食鍋盔。
我小的時候最渴望母親做多層餅,不但外表看上去吸引人的眼球,味道也是令人難忘的。就見母親和好面,抹上清油,隨后就像繞麻花一樣,把蔥花和油渣子繞進面里,再揉一揉,揪成團,搟面杖迅速搟幾下,一張張多層餅,就神奇地從母親手中誕生了。
油渣子是從羊脂油中提煉的,剛出鍋時酥脆綿軟,塞進嘴里余香滿口。有些人家把羊脂油和油渣子,分開盛在不同容器里,羊脂油用途很廣,可以單獨挖一勺炒菜、做飯、烙餅子,也可以和清油并用。油渣子凝練后,很像七擰八歪的核桃仁,變得干硬,需要時再用菜刀切碎,不管是做糖包子、烙多層餅和熬米粥,都是上好的配料。
多層餅的吃法和油塔子不一樣,純正的油塔子白亮白亮的,仿佛有個帽蓋子,輕輕一揪,呈螺旋狀一層一層從下往上散開。多層餅則是焦黃中泛著白色邊沿,翠綠的蔥花點綴其中,就像漣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