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不能再“安靜”
如果亞裔無法將自己在教育和職業上的成就轉換為媒體上的話語權以及在政治領域的立法權,會加深亞裔比較“安靜”的印象
責任編輯:陳斌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4日,美國波士頓,反對哈佛大學錄取政策的示威者舉行抗議活動。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
如果亞裔無法將自己在教育和職業上的成就轉換為媒體上的話語權以及在政治領域的立法權,會加深亞裔比較“安靜”的印象
四年前,一個有保守派背景的民間組織代表亞裔學生狀告哈佛,稱這所一流大學在錄取新生時歧視有亞裔背景的申請人。經過四年的磕磕絆絆,這場官司終于在2018年10月15號在波士頓展開雙方的法庭大戰。哈佛不僅沒能說服法官撤銷此案,同時必須提前交出其錄取新生的具體操作和數據。不僅是亞裔學生,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在密切關注此案的結果,因為它牽涉到這樣一個問題:大學在錄取新生時可以用種族背景來搞平衡嗎?
哈佛難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2018年一共有2024名幸運兒拿到哈佛大學本科生錄取通知書,而哈佛收到的入學申請的總數達42749,也就是說錄取率只有4.7%。有遠大志向的高中畢業生,即使各方面條件再好,也清楚地意識到進哈佛必須要靠運氣,但細心的人會注意到每一年入學的哈佛新生在整體組成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柴穎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