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外交 | 中日40年前締結的這份條約,背后有哪些故事?

今年10月23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紀念日。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期間,中日雙方將舉行條約締結40周年慶?;顒?。

當地時間2018年9月27日,日本東京,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東京新大谷飯店舉行招待會,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視覺中國/圖)

今年10月23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紀念日。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期間,中日雙方將舉行條約締結40周年慶?;顒?。

可別小看這份條約,它的締結為中日關系確立了政治基礎和法律規范,指明了正確方向。1978年中日締約后,兩國關系迎來了大發展。而這份不足千字的條約,從開始醞釀到最后簽署,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新關系從“言必信”開始

1972年秋,剛剛組閣兩個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偕外相大平正芳、官房長官二階堂進及其他高官前來北京,談判解決兩國邦交正?;瘑栴}。

談判之時,周總理贈給田中角榮六個字“言必信、行必果”,田中首相也回應了六個字,“信為萬事之本”。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邦交正?;?。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也寫進了聯合聲明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為了鞏固和發展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系,同意進行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為目的的談判。”

隨著聯合聲明中的很多內容得到落實,中日關系順利發展,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時機也日臻成熟。1974年,兩國把締約問題提上了日程。

但后來由于中日雙方各自國內政治因素,談判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也幾經轉換,中日締約談判實際上宣告中斷。

中日歡慶歷史時刻

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后期,國際局勢和中日兩國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1978年7月,中日締約談判在北京重新開始。中日代表團先后舉行了多次事務性談判,討論的內容和問題涉及締約的方方面面。

1978年8月12日,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和日本外相園田直在北京正式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據報道,由于日本親臺右翼勢力的反對,園田直深知締約的困難與艱險,在離家赴北京談判前,他對夫人說:“如簽不成條約,就誓不回日本。”

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后,兩國人民都很興奮。在日本,日中友好協會全國本部和日中友好協會東京都本部聯合舉行盛大慶祝會,祝賀日中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我國11個人民群眾團體舉行盛大招待會,邀請各界人士出席,同慶締約。

把“吊橋”變為“鐵橋”

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并出席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準書的儀式。

鄧小平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為兩國關系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途。但是,要使中日友好之樹茁壯成長,根深葉茂,萬古長青,還需要我們大家辛勤培育,精心保護。”

10月24日,日本10個友好團體在東京聯合舉行盛大酒會,慶祝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生效,歡迎鄧小平訪問日本。福田赳夫在酒會上說:“6年前,由于兩國政府發表了實現邦交正?;穆摵下暶?,兩國之間搭起了吊橋。這次由于兩國簽訂了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兩國之間又搭起了鐵橋。”

延伸閱讀:“四個政治文件”與“四點原則共識”

實際上,2018年也是中日兩國第三個政治文件《中日聯合宣言》發表20周年和第四個政治文件《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發表10周年。這兩份文件同《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共同組成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是中日關系健康發展必須牢牢堅持的指針和遵循。

除了“四個政治文件”,“四點原則共識”也是中日關系里的高頻詞。它指的是中日雙方在2014年11月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系達成的原則共識。內容包括:

·雙方確認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和精神,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

·雙方本著“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就克服影響兩國關系政治障礙達成一些共識。

·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

·雙方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渠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

“四點原則共識”重申了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就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等明確了原則方向,為構建政治互信作出規定,對改善發展中日關系具有積極作用。

 

網絡編輯:周凡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