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澤奇:2008暑假閱讀社會篇

專攻一科數十年孜孜以求者,斷不是多數,在日益走向讀圖時代的今天,我的閱讀路徑,沒準更適合休閑式的閱讀

責任編輯:劉小磊

邱澤奇
年齡:46
現職: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技術與組織、社會項目評估、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編輯讓我推薦一些供暑期大學生閱讀的書,讓我很為難。原因有二:其一,我閱讀雖廣,但卻不精,惟恐誤導他人;其二,我實為雜食一類,從生物學到中國古典文獻再到社會學,都曾專門讀過,用經院派學者的話說,此屬不得入正席的狗肉一類。但轉念一想,專攻一科數十年孜孜以求者,斷不是多數,在日益走向讀圖時代的今天,我的閱讀路徑,沒準更適合休閑式的閱讀。故斗膽為之。

《物種起源》

生物學界雖要提它,但卻不愿多提,理由是褒貶實在太多,提者惟恐被歸入某類,貼上標簽。我推薦這本書,不僅因為它是我學習生物學的啟蒙經典,也是我學習統計學的認識論來源。人類雖有數千萬年的歷史,但對“活”東西的認識,并不久遠。把生物歸于自然而不是神創,不是達爾文的功勞,他的功勞在于提供了在物理學之外認識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另一種思維路徑:總體性思維。如果把自柏拉圖以來的西方認識論的傳統歸于類別性思維的話,自達爾文加上他的表兄弟高爾頓(Francis Galton 1822-1911)以降,基于總體的“回歸”、“集中”、“離散”等統計量就成為了另一類科學語言,幫助我們了解一些始終在變動著的、基于單個的精確測量沒有科學意義的種群世界。對生物學和多數社會科學而言,統計學就是這樣的語言(要真正理解這一點而又不愿意去讀繁雜的歐洲哲學史的話,可以瀏覽威爾·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這里不得不提的是,這部著作的譯者是中國科學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周氏三兄弟之一的周建人、葉氏五兄弟之一的葉篤莊以及著名的遺傳學家方宗熙先生。

《齊民要術校釋》

《齊民要術》十卷成書于后魏(386-534AC),是現存最完整農書中最早的一部。在一千多年的輾轉傳抄和翻印過程中,錯字和脫文繁多以致極難閱讀。待傳到恩師繆啟愉先生之手,雖有??卑姹?,但在經歷了白話文和簡化字運動之后,其難讀程度依舊。先生著《齊民要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