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樓花賣現房房地產現售:失敗過多次,如今再試水

“一下子就炸了?!鄙鲜鋈耸空f,地產商基本都不同意,因為會提高很大一部分融資成本。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6月28日,廣東中山,一項新的房地產開發推廣活動中展示的機器人。(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一下子就炸了。”上述人士說,地產商基本都不同意,因為會提高很大一部分融資成本。

正因現售制度對地產商有去杠桿的作用,此前許多城市在樓市火爆之際,都試圖推出這項改革,以降低地產商的拿地熱情,但最終都因房價不降反升而宣告流產。

由于中山存量較多,短期不會出現供需過度失衡,也可利于降低空置率,一石二鳥。

2018年9月開始至今,廣東中山市已一口氣推出15宗住宅及含住宅綜合用地。引發地產業震動的是,這些宅地無一不要求現售。

其實,中山推出的首宗現售宅地是在2018年5月份,經過200輪競拍后,被萬科(000002.SZ)高溢價拿下,刷新中山單價地王紀錄。此后,中山宅地掛牌一度中斷。

所謂現房銷售,是與商品房預售制度相對應的。具體是指住宅、商業物業或其它建筑物,不能提前進行預售,要在竣工并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進行現房銷售。

內地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始于1994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借鑒的是1953年霍英東在香港創造的“賣樓花”制度。彼時最先由深圳引入,后被推廣至全國。

預售制度是房企實現高周轉的重要工具——開發商無需建好房子就能收錢入袋,實現資金回籠,再去征戰下一個樓盤。而現房銷售無疑去掉了地產商的杠桿。

實際上,中山之前,已有多地嘗試過現售制,地方政府有意通過現售制降低地產商的拿地熱情。但幾次嘗試均在房地產火爆時推行,且現售制短時間內會減少房地產供給,反而推高了房價,最終都沒有逃過變回預售制的命運。

中山為何在此時堅持推出現售制?

地產界炸鍋

在中山推出現售制的同時,還有一則消息在地產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2018年9月21日,網上流傳出一份來自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下稱廣東省房協)的紅頭文件。文件名叫《關于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到,廣東省住建廳已擬訂材料,向住建部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杠桿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