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費者掏錢是保護消費者?
企業的品牌、規模和市場份額都是創新和長期努力的結果,它們并不損害市場競爭。
責任編輯:陳斌
歐盟認為谷歌公司濫用其市場地位,強迫手機廠商在安卓系統中預裝谷歌搜索、谷歌地圖和Chrome瀏覽器等一系列谷歌產品,并開出43.4億歐元(約339億人民幣)的天價罰單。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企業的品牌、規模和市場份額都是創新和長期努力的結果,它們并不損害市場競爭。如政府錯誤地用“反壟斷法”去制裁企業,會損害企業家的創新,也會減少消費者的福利
近日傳出谷歌公司將在歐洲向預裝其應用程序的手機制造商收費的消息,這樣消費者使用安卓系統將不再免費。其原因是2018年7月,歐盟認為谷歌公司濫用其市場地位,強迫手機廠商在安卓系統中預裝谷歌搜索、谷歌地圖和Chrome瀏覽器等一系列谷歌產品,并開出43.4億歐元(約339億人民幣)的天價罰單。面對歐盟的處罰,谷歌公司決定在歐洲市場對所有出售的安卓手機和平板電腦廠商收取每部最高40美元的安卓授權費用,從今年10月29日開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