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我就是一個唱山歌的人】林生祥在北京 “我們必須去挑戰一下”
“我就是一個唱山歌的人。除了唱歌之外,還在媽媽的養豬場幫幫忙,閑時喜歡打乒乓球?!?/blockquote>經過半年多的醞釀和籌備,廣東南嶺中恒生態旅游公司終于把兩位內地樂迷不甚了解的臺灣音樂人引薦到了粵北南嶺、廣州和北京,他們是來自臺灣大大樹音樂圖像的林生祥和羅思容,都是臺灣原住民的客家歌手。林生祥已經奪得四屆臺灣金曲獎,而羅思容也在去年憑一張《每日》專輯贏得了高度評價。這是臺灣客家音樂第一次走進內地。
1990年代,林生祥攜其交工樂隊積極參與了反對政府在其家鄉美濃鎮修建水庫的運動,另外,他也用山歌去抵制WTO對農民的損害、倡導有機農業反對化肥、揭露現有制度下農民的生存困境。他唱片的制作和發行完全在民間獨立完成,拒絕進入體制,例如拒收臺灣金曲獎頒給他的獎杯等等。他的政治性和民間抵抗姿態壓過了他音樂本身的意義,他這次大陸之行更加證明了這點。
他對此苦笑一聲,說:“我就是一個唱山歌的人。除了唱歌之外,還在媽媽的養豬場幫幫忙,閑時喜歡打乒乓球。”
林生祥靦腆地笑一下,說一些介紹歌曲創作背景的故事:用燈照菊花的阿成,給自己的有機米寫廣告語得了詩歌比賽第一名的細妹,一直種樹的阿伯,騎著風神125落魄回鄉的鐘永豐??他的語言樸實得沒有一個形容詞,如同他的人樸實得沒有什么裝飾。
演出在北大百年講堂,兩把結實的木椅子擺在空曠的臺上,林生祥在椅背上搭一條白毛巾,腳下放一個茶杯,偶爾拿起茶杯喝兩口水,就像個鄰家的大叔在干完一天的農活后在大樹下乘涼,順便給孩子們講講幾天的見聞。
他和來自日本的伴奏樂手大竹研兩個人兩把吉他,形成一個小小的氣場,他們的音樂軟中有硬,很多復雜的情感和復雜的曲風被他們平靜溫軟地簡化??图艺Z的發音在婉轉的吉他下有種要哭出來的感覺,帶著土地的氣息。
林生祥說自己就是個唱山歌的人,他們曾經用這樣的山歌反抗修建水庫,用這樣的山歌抵制WTO對臺灣農業的侵襲,如今他們也用這樣的山歌倡導有機,用這樣的山歌來表達人與歌、樹與土地、人類與自然之間都是平等善意的存在關系。
美濃的香煙這是林生祥和羅思容“每日·種樹”內地巡演的第四場。他們就住在了北大校園內,4月15號演出結束之后,第二天他們又在朝陽文化館舉辦了第二場演出,很多第一天看過演出的人又帶著沒看到的朋友去看,人數比第一天還要多。第三天一早他們又找了輛面包車去了東五環的皮村,皮村有一個“同心打工子弟小學”,林生祥和羅思容拿著吉他走進教室,為三年級的孩子們上了一堂音樂課。羅思容負責講課,而林生祥只抱著吉他伴奏。
18號下午,林生祥和羅思容去了南鑼鼓巷,喜歡花布和縫紉的羅思容買了兩塊花布,林生祥則在著名的創可貼T恤店買了件T恤,圖案是兩個小朋友在打乒乓球,寫著“PING PANG”,非常1980年代的感覺。后來才知道林生祥本人就是乒乓高手。
4月中旬的北京已經進入了暖春,北大的樹木花草全都綠蔥蔥的了,到了晚上,走在校園里,一陣陣的丁香花味濃烈得有些讓人不適應。北京的民謠盲人歌手周云蓬來看望林生祥和羅思容,周云蓬摸索著自己的口袋想找一根煙,林生祥掏出自己的煙遞到了周云蓬手上:“云蓬,嘗一下我們美濃產的香煙吧!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