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謀殺案背后的驚人真相
貴族們默許趙盾弒君,更重要的原因是,殺了晉靈公后,趙盾扶植的新國君就出臺了新政策,賦予貴族更多特權,并給予制度保障,這事對歷史走勢的影響巨大,甚至可說是為后來三家分晉埋下伏筆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劉伊霞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貴族們默許趙盾弒君,更重要的原因是,殺了晉靈公后,趙盾扶植的新國君就出臺了新政策,賦予貴族更多特權,并給予制度保障,這事對歷史走勢的影響巨大,甚至可說是為后來三家分晉埋下伏筆
《晉靈公不君》是《左傳》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語文的選講篇目。講晉靈公一個小暴君,一再想殺害忠良的大臣趙盾,逼得趙盾流亡。結果趙氏家族的趙穿反擊,殺掉了晉靈公。然后,趙穿殺掉晉靈公的賬,應不應該記在趙盾身上,就成了一樁大公案?!蹲髠鳌防锞捅4嬷喾吹恼f法:董狐說“非子而誰”,是義正詞嚴的批判;孔子說“為法受惡”,對趙盾承擔惡名,言下卻很惋惜。后世,這兩種觀點當然都有繼承人,于是爭辯得不亦樂乎。
如果不是緊盯著這篇文章分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