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詔書起草過程中的政治智慧
一個封閉鎖國的幕府統治,如何經維新而脫胎為一個新的體制,是明治維新150周年之際不少文章都試圖解答的問題。其中很多都提到了作為明治維新政治綱領的《御誓文》。
責任編輯:劉小磊
由利公正第一稿《議事之體大意》,上有福岡孝弟的修改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一個封閉鎖國的幕府統治,如何經維新而脫胎為一個新的體制,是明治維新150周年之際不少文章都試圖解答的問題。其中很多都提到了作為明治維新政治綱領的《御誓文》。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早稻田大學讀日本政治史的時候,常用日語朗讀這五條誓文,喜歡它漢文一般的鏗鏘和開國立言的氣魄。
今日重讀中文譯文,仍能感到彼時的風發:
一、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span>
二、上下一心,盛展經綸?!?/span>
三、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span>
四、破除舊有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span>
五、求知識于世界,振皇國之基業。
不知道這一譯文出自何人,今日重讀,除了那時代的“皇國”二字,其他并無隔世之感。
前不久,應邀去福井縣演講,正好縣立博物館就在會場近旁,而且正在展出《幕末明治福井150年》,便走去看了。在那里,第一次看見了幕府末期福井藩武士由利公正起草的《議事之體大意》手跡,這是一份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書,也是《御誓文》的最初草案。
回來以后,立即找來《維新史》等專著閱讀,并一一對比了由利公正的第一稿,土佐藩士福岡孝弟修改的第二稿,最后明治政府總裁局顧問木戶孝允的定稿,從這三稿文字的更改,順序的變更及條目的增刪中,不但得以窺見明治維新時背后的政局,還能看出最終定稿中的一個關鍵詞匯不但影響了維新,還帶動了后來的自由民權運動。
先看第一稿,即由利公正的《議事之體大意》,直譯如下:
一、使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二、上下一心,盛展經綸。
三、求知識于世界,振皇國之基業。
四、貢士以任期而讓賢才。
五、萬機決于公論,不從一人之言。
接著,這份東西到了土佐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柴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