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藥物目錄升級給患者帶來哪些實惠?
總品種數增至685種、增加12種抗腫瘤用藥、丙肝治療新藥丙通沙被納入……11月1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正式施行。作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用藥需求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的依據,新版目錄堪稱2012年版目錄的擴容升級版。
11月1日,取藥者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藥房發藥窗口取藥。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圖表:11月1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正式施行 新華社記者 劉茜 編制
總品種數增至685種、增加12種抗腫瘤用藥、丙肝治療新藥丙通沙被納入……11月1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正式施行。作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用藥需求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的依據,新版目錄堪稱2012年版目錄的擴容升級版。
這是新加入基藥目錄的分類代碼為XL01XX、編號TX47的抗癌藥品培門冬酶(11月1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補充了哪些患者急需、臨床價值較高的藥品?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記者了解到,新版目錄共調入藥品187種、調出藥品22種。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介紹,動態調整是新版目錄的一大亮點。在目錄發布以后,對于新審批上市、療效有顯著改善且價格合理的藥品,可適時啟動調入程序。對于存在不良反應多、療效不確切、臨床已被逐步淘汰等問題的藥品,新版目錄也進行了及時調出。
11月1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醫生在為患者取藥。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針對兒童、腫瘤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藥,新版目錄還進行了“特別關照”:新增品種包括了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用藥22種等。
“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說,基本藥物目錄的“一次次成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患者的獲得感越來越明顯。
11月1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醫生在藥房給患者取藥。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基本藥物目錄和患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還有多遠?專家認為,將抗癌藥、丙肝藥等納入目錄對患者而言是好事,但還存在醫保是否承擔得起等相關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使基本藥物目錄與基本醫保目錄及其他相關制度合理銜接、聯動。
點擊鏈接,閱讀詳版: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