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生活筆記 | 純粹大武山
我喜歡活在一個沒有戾氣的社會。
責任編輯:朱又可
龍應臺在大武山。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
郵局
上山看云,下山時經過部落——大黑狗躺在路中央、看車來懶得理你的那種部落;見一路邊小郵局。
郵局小得只能容兩個人排隊,第三個人就站在門外了。
柜臺前一個部落老媽媽,身份證、私章、取款單攤開在柜臺上。柜臺里面只有一個兩鬢已白的人正忙著數鈔票。厚厚一疊,伸手穿過窗口,交給拄著拐杖的老媽媽,老媽媽手里拿著大概是一萬元的鈔票,打算轉身離去。
“你就這樣拿著錢,不怕人搶???”
她笑瞇瞇地,“臺灣不會有人搶……”
輪到我了。“請問有明信片嗎?”
“明信片?”郵務員抬頭看我,有點不知所措,“沒有人在買明信片了。我……要找找。”
他起身在后面紙堆中尋覓,我抓了一張存款單,用柜臺上綁著的原子筆,在存款單背面草草寫了幾個難看的字。
他回來了:“沒有明信片,但是這里有些免費的觀光卡片好不好?”
“好的。請給我郵票:一張寄臺灣、一張寄大陸、一張香港、兩張英國、一張奧地利。”
他緊張了,“慢一點慢一點,現在沒有人買郵票了,我要去找……”
他又站了起來,走到小小房間的角落里,拿了鑰匙,打開一個像保險箱的櫥柜。
這個時代,原來郵局其實是銀行,鈔票隨手可取,但是郵票鎖在找不到的地方。
他捧著一盤花花綠綠的郵票回到柜臺,再度坐下。
“你說要寄哪里?”
“一張臺灣、一張大陸、一張香港、兩張英國、一張奧地利。”
他很明顯地開始冒汗了,脾氣好好地說,“慢一點慢一點,我記不住那么多,一個一個來。”
“好,”我也乖順地出奇,“臺灣一張。”
他低頭找郵票,“寄臺灣五塊錢。”
顯然還記得通行臺灣境內的郵票,他遞過來一張郵票,上面是枸杞的彩色圖片。
“寄大陸一張。”
他埋頭尋找了好一陣子,最后放棄了,嘆氣說,“真的沒有人在買郵票了。我不知道多久沒有賣郵票了……大陸一張九塊??墒俏艺也坏剿膲K的郵票。你干脆買兩張五塊的好不好?”
我給他帶來這么大的麻煩,趕忙說,“當然好啊。”兩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