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爭力人才強市” 成都求“新熊貓”
天府新區準備了10億元的人才專項基金,“我們吸引人才入場的‘獲客成本’是難以簡單計算的,但誠意是不需懷疑的?!?br />
2007年,騰訊成都分公司成立時,以客服業務為主。八年后,2015年,《王者榮耀》在騰訊成都分公司的天美工作室誕生。
責任編輯:蘇永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7年12月21日早上8點,成都,辦理人才落戶的市民自帶馬扎與棉衣在中國西部博覽城門口排起長隊。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
天府新區準備了10億元的人才專項基金,“我們吸引人才入場的‘獲客成本’是難以簡單計算的,但誠意是不需懷疑的。”
2007年,騰訊成都分公司成立時,以客服業務為主。八年后,2015年,《王者榮耀》在騰訊成都分公司的天美工作室誕生。
2018年8月30日上午,成都西北遠郊的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見面會,成都市級部門人才工作相關負責人聽取對2017年以來成都人才工作的建議。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用一頁多的篇幅、超過600字,提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2017年7月,《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發布,從落戶、公寓、綠卡、資金等角度,提出了“人才新政12條”,以滿足城市頂層規劃的巨大人才需求。
其中,“本科生可以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備受外界關注。
計劃實施迄今滿一年。截至2018年8月23日,成都市已吸引新落戶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23萬余人,617名高端人才獲得人才綠卡,改變了過去的“少不入川”。167萬平方米公寓及配套建設也已開工。
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頭羊,成都正在向廣大高端人才敞開懷抱。
2018年7月30日,成都天府新區獨角獸島項目建設啟動。
“有啥政策啊”
見面會陣仗強大,市委市政府一方,包括了成都市人社局、發改委、科協、科技局、教育局、經信委等部門的人才政策相關負責人。
電子科大一方,則特別請來了校內幾位年齡未過40歲的教授。他們是人才新政的受益者,更了解人才的具體需求。
38歲的電子科大電子工程學院教師孫勝,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當過香港大學助理教授。2017年,政府給他匹配了“人才綠卡”。
孫勝說:“作為人才綠卡持有者,提取公積金的時候,確實方便很多,有綠色通道。”
聽到這個說法,官員們笑了。大學老師們既對人才新政表達謝意,但也直言不諱地提出意見。
電子科大副校長胡俊、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馬嵐講了一個故事:該校計算機學院院長申恒濤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極力勸說一個候選人加盟。兩人傾談一個小時后,坐在申恒濤旁邊的廣東某大學計算機學院負責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對這位候選人說:“小伙子,你到我們這來,年薪120萬元”。
回校后,申恒濤對人力部門開玩笑說:“你們有啥政策啊,讓我去給你挖人。再這么著,我都要被人挖走了。”
講完這個震動性的故事,電子科大希望成都市跟進類似政策。
2015年,成都市與電子科大達成合作協議,提出打造“中國硅谷”級別的、電子科技大學(一校)與成都高新區高校成果轉化產業帶(一帶)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示范區,具體位置就在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周邊。
此后,地校關系更為緊密。
“這么大的手筆已在眼前”
電子科大所在片區,被稱為“高新西區”。成都高新區橫跨若干個行政區,由空港新城、高新南區、高新西區、天府國際生物城組合而成。
其中,高新西區與高新南區,構成了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的兩翼,一端發力電子科技、一端深耕軟件游戲。
2017年,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商、美國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的項目落戶高新西區,項目投資已超過100億美元。高新南區則擁有誕生《王者榮耀》的天府軟件園。
2017年7月2日發布的《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提出,到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要第一個實現“萬億產業集群”。2016年底數據顯示,成都市該產業規模是480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是人才密集型產業。白皮書公布10天后,2017年7月12日,成都市又發布《關于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產業新政50條”),提出給予國際頂尖人才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給予兩院院士等最高300萬元資金資助和推行人才綠卡計劃等措施。
7天后,成都正式對外公布了“人才新政12條”。透過不斷加碼,可見成都對人才的渴求。
西安人韓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見證了成都的變化和發展。2007年她入讀四川大學時,乘坐校車在校區間穿梭,高新南區天府大道周邊仍很荒涼,附近還能見到多處農田?,F在,這里已密布寫字樓、住宅和商場。
在高新南區往南,成都進一步提出“天府新區”概念,規劃出過千平方公里新區。2014年,天府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
天府新區黨工委人才服務處副處長吳亞波說,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一天一個億,每天都在變。新區還準備了10億元的人才專項基金,“我們吸引人才入場的‘獲客成本’是難以簡單計算的,但誠意是不需懷疑的。”
2018年8月28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天府新區看到,初具雛形的科學城園區內,清華、北航、上海交大等高校合作項目的單體建筑占據最顯著位置。進駐其中的科技團隊、創業企業,多數都免房租或僅繳納極低的物業管理費用。
繼建設天府新區之后,2017年,成都市又提出“東進”戰略。成都平原東西兩側的山脈,擋不住這座城市的發展腳步。東部超過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初步規劃為工業發展區域、生活第二城,將與東南部正在修建的成都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一道形成新城。
成都當地媒體將一系列規劃稱為“千年之變”。成都人社系統一位干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么大的手筆已在眼前,沒有人才進場的話,怎么可能實現?
人才結構仍待完善
成都已連續多年穩居“新一線城市”的首位。2017年,成都GDP達到13889億元,僅次于廣州,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二。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強公司落戶成都的,已有285家。目前省會城市中,正在修建雙機場的唯有成都。
在大發展的背景下,成都成為了西部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以電子科大研究生院披露的2018年畢業生就業目的地為例,選擇留蓉工作的比例達到35%,位列第一,高于珠三角的16%、長三角的12%和京津冀的10%左右。
“過去,學生畢業了首選深圳(這樣的大城市)、珠三角,現在不一樣了。”電子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長汪利輝認為,與上交、浙大等長三角名校近半數在本地就業相比,電子科大仍有差距,但變化的趨勢明顯。
實施人才新政一年以來吸引的23萬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中,有超過10.5萬人選擇落戶天府新區。
天府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戶籍窗口的負責人、民警楊理琴,對那段“最惱火”的日子記憶猶新。
2017年7月24日,人才新政宣布后的第一個周一,她來上班,看到政務中心外的停車場、籃球場上都排滿了人??崾罴竟?,他們當晚就搭建起兩個“售樓中心常用規模”的遮陽篷。
那段時間,政務中心每天大約能為1500人辦理落戶,最晚的一天忙到凌晨兩點。后經協調,7月28日,成都市政府特批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作為臨時場地,開通40個窗口辦理業務。這個巨大的分會場一直到2018年1月22日才撤銷。
政策落地一年后,人才結構的問題仍需完善。天府新區落戶人才中,80%以上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多數是普通白領。
此外,成都的“人才新政”政策體系,覆蓋了能夠服務于成都產業發展的各類人才,包括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等等,并且針對不同人才群體分類施策。
而在給予的“直接落戶”政策上,除了“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之外,技能人才等也是直接落戶政策的覆蓋群體。
按照新政,“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成都市人社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技能人才落戶的數量為844人。
成都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楊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兩頭少、中間多,專家少、藍領少、白領大學生多,是這一輪人才戰略初步體現出的特點。”成都的技能人才以生活服務類藍領為主,一些工業部門的高級師傅都是寶貝,政府和企業都想找這樣的人。
穩定感是最大優勢
2018年8月29日,南方周末記者走進天府軟件園。園區目前已吸引IBM、飛利浦、西門子、愛立信、Dell、普華永道、Garmin、阿里巴巴、騰訊等六百余家世界知名企業入駐,形成了產品研發、數字娛樂、科技金融的完整覆蓋。
天府軟件園總經理助理彭竹負責園區人才引進工作,她說,“目前人們看到所謂人才大戰也就是近兩年的事情,而高新區做這個已經11年。在其他一些城市還沒有把人才放到一個高度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這樣做了。”
天府軟件園組織的“天府人才行動”,包括“城市行”、“海外行”、“校園行”,以統籌園區內企業的主要人才需求。2018年,彭竹的首要任務,就是和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一起,招聘5200名優秀人才到軟件園來。
“企業胃口很高,需求很高,我們壓力很大。”彭竹說,但成都的品牌已經打響,除了常規的國內外名校宣講會之外,天府軟件園已在美國硅谷、韓國首爾、德國法蘭克福、瑞典斯德哥爾摩、加拿大多倫多等地建立合作的海外人才工作站。2016年,四川長虹借助軟件園海外招聘平臺,招募到期待已久的北美研發中心總經理。
彭竹舉例說,智聯招聘集團主要負責人告訴她,許多地方政府都在打聽成都要去哪里招人才、怎么招人才,它們也要跟進。
地處西部的成都,已經成為許多行業的業務前線。2015年,《王者榮耀》誕生于騰訊成都分公司的天美工作室。而2007年該分公司成立時,最初還是以客服業務為主。11年后,這里已是游戲行業的龍頭之地。
騰訊成都分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白靜回復南方周末記者說,對比北上廣深,成都在綜合成本上有明顯優勢。為了降低企業成本、更好地支持業務開展,騰訊選擇在成都投資設立公司,并將客服業務放到了成都分公司。
《王者榮耀》的成功,某種程度也受益于成都的安逸及團隊的穩定。在騰訊的“內部賽馬”機制中,偏安一隅的成都反而勝出。
白靜說,目前,騰訊成都分公司人員規模已從最初300人增長到超過3000人。核心項目很多,從內外部吸引了大量的川籍人才回流。
韋仕嘉來自廣西南寧,2014年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后進入騰訊游戲部門,分配到了深圳總部。那時,成都分公司還有“養老”的說法,但今天,能在成都一線廠商工作,進入好的項目組已經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
2015年,韋仕嘉離開騰訊和深圳,回到熟悉的、母校所在的成都,繼續從事游戲發行工作,并在2018年與朋友一道創業,地點也在軟件園。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游戲這個領域,成都一點不弱,另外,作為有想法、很拼的職場新人,他終于在成都找到了一點生活、工作平衡的影子。
他的新房買在天府新區,“我為什么會對天府新區有信心,因為我們讀書的時候,就看著高新區一步步變化、到今天這個樣子的。”
成都的細節力、生活品質感、相對便宜的房價是這座城市對人才非常重要的吸引因子。
提供無線充電解決方案的易沖無限公司,是天府新區科學城的招牌項目。創始人潘思銘是清華大學的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博士,由于在清華時的導師的勸說,加上被成都的優惠條件所吸引,決定將研發中心從深圳搬到成都的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內。
“我們在深圳、成都都有公司,成都團隊的穩定性明顯好很多,這對創業公司、技術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堪稱可貴。”潘思銘說。
只是,按照成都目前的政策,繳納社保滿兩年才能購房,可能讓一些從外頭引進的人才感到時間太長。“我自己也還沒資格買呢。”潘思銘笑著說。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