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公司愿意幫你還信用卡?
銀行信用卡真正的利潤來源是那些不會一次性還款、需要分期償還的客戶。
之所以國內的信用卡代償利息高于銀行分期,是因為國內信用卡代償公司需要穩定的資金供給,而這些資金供給的成本比銀行要高得多。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不到三年時間,卡卡貸等一批信用卡代償公司快速崛起。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
銀行信用卡真正的利潤來源是那些不會一次性還款、需要分期償還的客戶。
之所以國內的信用卡代償利息高于銀行分期,是因為國內信用卡代償公司需要穩定的資金供給,而這些資金供給的成本比銀行要高得多。
為了防止自家平臺成為他人壞賬的接盤者,信用卡代償公司只能紛紛上調貸款利率,驅趕那些試圖套利的用戶。
信用卡還不上?有人幫你兜底。
近三年,在信用卡越發普及的同時,一種名為“信用卡代償”的商業模式也悄然壯大。不僅保證按時幫人還款,還不影響他人征信。
然而,遠高于銀行信用卡的實際利率,以及與現金貸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也讓市場不斷提出質疑——所謂代償,是否現金貸披上的一個新“馬甲”?
顯然,質疑并不影響資本的埋單意愿。2018年以來,不少涉足信用卡代償的公司選擇了美股、港股上市。比如2018年9月在美股上市的小贏科技(小贏卡貸)(NYSE:XYF),更早前赴港上市的維信金科(卡卡貸)(2003.HK)和51信用卡(人品貸)(2051.HK)。2018年10月,國內最早涉足代償業務之一的薩摩耶金服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上市申請。
高息代償
2015年,互聯網金融創新加速,個人征信市場“開閘”。當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民營征信機構,首批獲準開展個人征信業務。
政策信號一經釋出,一個全國性的個人信用市場快速奔跑起來。目前業內較大的幾家信用卡代償公司,大多數成立于2015年—2016年間。
林建明等人看到了契機。政策放開的第一年,林建明還是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總架構師,他隨即離開了工作了十多年的招行,和十多位同事一起下海,在深圳創辦了薩摩耶金服,成為第一批主打信用卡代償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一年后,他的同事徐志剛,也離開了招商銀行信用卡部門,創立了上海數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另一家代償企業還唄的母公司。
信用卡余額代償(Balance Transfer),是指代替信用卡持有人償還卡債的一種金融服務。其最早起源于歐美地區,由于歐美地區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