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CEO尹燁自辯:“把我們往賣國賊寫,能不生氣嗎”
從理論上講,做成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極低。針對某一“人種”的基因武器不太可能實現。
中國人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遺傳資源,但是現在大型的生物信息數據庫都是國際的,沒有中國自己的。一旦國際上對我們關閉了數據庫,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就什么都查詢不到了。
責任編輯:何海寧
華大基因CEO尹燁。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
從理論上講,做成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極低。針對某一“人種”的基因武器不太可能實現。
中國人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遺傳資源,但是現在大型的生物信息數據庫都是國際的,沒有中國自己的。一旦國際上對我們關閉了數據庫,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就什么都查詢不到了。
沸沸揚揚的基因資源外泄風波之后,華大基因一紙訴狀將自媒體告上法庭。
2018年10月26日,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致自媒體“記者金微”律師函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公布了給“記者金微”實際運營者金微遞交的律師函,認為其在公眾號上發表的《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組已流出國外,細思極恐!》一文“包含惡意捏造的事實,公然散播研究項目的不實信息,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對公眾具有極大的誤導性”。
此前,金微在其自媒體文中以科技部在10月24日的一組處罰通告為由,將華大基因在2015年被處罰事宜和不久前對外公布的一項“14萬中國孕婦大基因數據的研究”進行關聯,暗指華大基因可能大量外泄中國人遺傳資源數據,引發國內不少媒體和公眾揣測。很快,該文閱讀量就達到10萬+。當晚,華大基因收到了來自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函。
隨后華大回應,研究全部在境內完成,樣本及數據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存在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這點得到了科技部相關人員的確認。
針對起訴書,10月30日,金微在微博上稱,這是“華大基因借整治自媒體之機,打擊報復,對其質疑者進行栽贓陷害”。按照金微的說法,自己是合理質疑,沒有造謠,而華大基因則刻意歪曲,讓其封口。
南方周末發現,被提起訴訟后,該文標題被微信系統改為了“此文含有爭議”。
“這把我們往賣國賊的方向去寫,我們能不生氣嗎?”華大基因CEO尹燁直言最近很苦惱,他們是逼不得已才起訴自媒體。
牽頭多項基因組學研究的尹燁是生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