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碳九泄漏事故背后:安全搬遷難,化工圍城事故不斷
碳九有兩種類型,危害相差大,泉港泄露的是裂解碳九,危害較小。
這個被稱為長壽之鄉的小城飽受化工圍城之苦。福建省委巡視后3年,2018年9月底,在《福建省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中,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搬遷工作進展依然很小,從52.6%到53.3%,連1%的進展都不到。
責任編輯:汪韜
2018年11月4日凌晨3點起,泉港區后龍鎮上西村及峰前村、峰尾鎮區域空氣出現異味,并隨著風向及風速飄移在主城區一帶擴散,引起群眾投訴反映。
碳九有兩種類型,危害相差大,泉港泄漏的是裂解碳九,危害相對較小。
這個被稱為“長壽之鄉”的城市飽受化工圍城之苦。福建省委巡視后3年,2018年9月底,在福建省對外公開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中,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搬遷工作進展依然很小,只有53.3%。
泉港碳九泄漏事件后的第四天,2018年11月8日,根據泉州市政府通報,11月4日,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港石化)執行裝船作業時,泄漏的是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
碳九有兩種類型,危害相差大,裂解碳九是危害相對較小的那種。
11月8日,南方周末記者在現場依然能聞到油漆似的氣味,有風時更濃烈。泄漏地點肖厝碼頭海域已看不到油污,但有村民稱,當地海水3小時會有一次流動循環,“過幾個小時,油花還會漂回來”。
11月8日的肖厝碼頭
這四天里,在泉州市泉港區,憤怒的泉港人一部分選擇了逃離,一部分選擇了蹲守。
有泉港人為了躲避受到污染的空氣和海產品,逃離到了泉州市區。有的則搭著紅色帳篷,堵著東港化工2號大門,擺了7張圓桌,桌上還有瓜子和花生,顯然是要打一場持久戰。馬路對面還拉上了橫幅:“無良東港,毒害百姓,毀我家園”。
1988年,中石化和福建省合資建設的福建煉油廠在肖厝破土動工,泉港的城鎮化隨之起步。此后三十年里,這個被稱為“長壽之鄉”的城市漸漸嘗到了化工圍城之苦。
2018年9月底,在福建省對外公開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中,針對環境安全隱患問題,已經完成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福清江陰工業區安全控制區內居民搬遷工作,而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搬遷工作只完成了53.3%。
此次碳九泄漏,觸發了化工區和居民多年的積怨,也將是泉港安全控制區搬遷的加速劑。
“千萬別買泉港的魚”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信息稱,根據泉港區政府調查,經船員陳述及調取東港石化碼頭監控,2018年11月3日16時左右,“天桐1”油輪靠泊東港石化公司碼頭;19時20分左右,開始從東港石化碼頭輸油管道進行工業用裂解碳九的裝船作業;11月4日0時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1時1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