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歡迎您”,但不包括賣淫者
近在眼前的北京奧運會,將如何應對國際賣淫者和賣淫集團可能的“中國淘金計劃”?
責任編輯:李梁 曹筠武 實習生 王霞 榮婷
國際賣淫集團覬覦“奧運商機”
“要警惕國際賣淫者通過留學的方式在中國取得簽證,在奧運期間賣淫。”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向北京多所高校作了通報。
這一通告并非空穴來風。警方內部人士介紹,該局在今年3月打擊賣淫嫖娼專項工作中,查獲兩名蒙古籍賣淫女子為某學院學生。這位不愿具名的警員指出,早在去年秋天,北京警方即發現某學院有大批蒙古、哈薩克斯坦女學生進入學校。警方曾警示該校從嚴管理,應避免學校成為“涉黃”人員獲取在京有效簽證的渠道,但并未引起該校重視。
這名警員指出,北京市公安局向北京各院校通報與提醒此事,正是警方預防奧運期間這一涉外治安秩序的隱患所做努力之一。
“通過留學的方式來中國賣淫,這還是比較少見的,”禁娼政策研究者、中國婦聯律師劉文彥認為,“現在有國際賣淫者想到用‘留學’手段,說明奧運這個金礦對她們還是很有誘惑。”劉文彥長期參與和研究中國查禁取締賣淫嫖娼問題,與官方有著良好溝通關系,他的《中國禁娼》曾是全國婦聯向決策機關提供禁娼資料的內部讀物。
除了留學簽證這一“新招”,“更多賣淫者可能會打著觀光旅游或觀看奧運比賽的幌子,以個人身份申請旅游簽證來華。”劉文彥判斷。
近在眼前的北京奧運會,將如何應對國際賣淫者和賣淫集團可能的“中國淘金計劃”?
新奧運面臨老問題
依據往屆奧運會等大賽的經驗,大規模賣淫往往是大型賽事難以避免的另一面。對此,國際媒體已率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