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80703)

要上小學,先搬家:為了能上小學,為了不知何時的一次家訪,為了不讓孩子說謊,我們舉家搬進了新小區。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有些共同的東西,距離就近了

《南方周末》是十年前我的一個學生介紹給我的。一次帶回老家,從此父親也訂了這份報紙;在昆明的弟弟也是每期必看;回公婆家的時候,我們有時會搜羅一袋子拿回去給二老看。

我喜歡這種狀況,大家讀的東西差不多,頭腦里總會有些共同的東西,這樣距離就近了。

以前我不看報紙。因為我不愛好信息而愛好思想,不關心世界而關心人心。但《南方周末》似乎不止是一份報紙。堅持讀報的幾年里,我有很明顯的變得開闊的感覺,而開闊和堅硬是一個女人需要添加到她天性里的特質。

我比較喜歡看“新聞”“法治”“評論”“文化”,從來不看“經濟”,因為看不懂。我老公則篇篇都看。我看得隨便,床邊廁旁撿起哪張看哪張。他若沒讀到哪一期,會鄭重其事地問我:“你收到哪里去了?”

每次有學生要我推薦讀物,我就推薦《南方周末》。我說,《南方周末》有信息,有思想,有文筆,能從本質上改善你們的作文。本質上改善,就是除了中心明確,文從字順之外,還要有思想,有感覺,有感情。學生會問某文摘類的雜志怎樣,我說那是甜品而已。

想起《南方周末》,總會想起它的出生地廣州,一個前沿的地方。保持前沿性,先鋒性,保持獨立的勇氣,是我對《南方周末》的期望。

(云南大理 段瀅 中學教師)

“非常官話”

貴報時局板塊“不是官話”欄目構思不錯,可讀了幾期之后,我發現刊登的并非都“不是官話”??煞駥谀棵某?ldquo;非常官話”?這樣既可刊登正面的語錄,又可披露一些令人唾棄的話語。

(infzm.com網友:殘火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