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發胖史就是一部吃肉史
如今對胖子人人喊打,而在改革開放之前,女生嫁人唯胖可親。
有趣的是,中國的女胖子(4640萬)比男胖子(4320萬)足足多出320萬,但輿論上肥胖的老男人比女的要猥瑣。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發胖這件事。
責任編輯:劉韻珊
如今對胖子人人喊打,而在改革開放之前,女生嫁人唯胖可親。
有趣的是,中國的女胖子(4640萬)比男胖子(4320萬)足足多出320萬,但輿論上肥胖的老男人比女的要猥瑣。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發胖這件事。
油膩對當今時代的中年男人已屬暴擊,愈發隆起的肚子又像是懷了娃。言語之間鄙視再加現實世界避之,使得他們當中不少人心懷忿怨:“哼!早生一百年,我可是被羨慕的。”
肥美曾是向往
這話著實不假。1793年,英國的馬嘎爾尼到中國后,進京沿途看到的凈是一群又一群的瘦子。此后一直到民國,中國人的肚子非但沒有鼓起來,還得了一個“東亞病夫”的綽號??上攵菚r候大部分的中國人有多瘦,否則魯迅先生一開始也不會想著學醫來改變中國人的體質了。
向往胖,是民國時代人們在體質追求上的主旋律?,F今到處都是減肥廣告和減肥藥,彼時的媒體上,卻是增肥、進補廣告的天下。
說浙江一個叫陳培德的中年男人,因為工作繁重勞累而致身體虛弱多病。自從服用韋廉士紅色補丸后,不但身體強健,而且體重增加。
現在看來,那時候其實是肚子里沒食兒。吃進嘴里的,以谷物和蔬菜為主,肉和蛋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一句話,營養跟不上,吃再好的補藥,體重也不會增加。所以,以胖為美的風氣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這脈絡跟糧食和農副產品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并行一致。
如今對胖子人人喊打,而在改革開放之前,女生嫁人唯胖可親。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