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死 | 封面人物(上)

人心的幽暗,命運的譎詭,給這位悲情天子的死亡蒙上重重迷霧

責任編輯:周建平

光緒(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人心的幽暗,命運的譎詭,給這位悲情天子的死亡蒙上重重迷霧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公元1908年11月14日下午6點,光緒帝暴崩,年37歲。早在十年前,他的政治生命已終結。余下的日子,他被軟禁在西苑的孤島——瀛臺上,形如沉默的木偶。

蹊蹺的是,二十二日未正三刻(下午3點左右),他的養母兼姨母、政治敵手慈禧太后在儀鸞殿去世。這一對情感、利益極為復雜的母子相繼離世,前后不足24小時。

《清史稿》中,史官們微妙地將兩人從病重到崩逝置于一個緊密的敘述框架內,以春秋筆法給后人留下空間:

“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劇……癸酉,上崩于瀛臺……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

對于光緒帝的死因,從民間故事、稗官野史到時人筆記,一直眾說紛紜。人們大多都推測或相信:光緒帝是被毒殺的,主謀是慈禧太后——也有猜測是袁世凱、太監李蓮英或者崔玉貴。

據戊戌年間帝黨成員王照在《方家園雜詠紀事》記載:自光緒駕崩到大斂,親王、大臣以至親弟弟們沒有一個人有膽子揭開皇帝臉上的帕子看看,“因后(隆?;屎?,慈禧親侄女)在旁故也。”

王照憤然曰:“昔穆宗(同治帝)之以瘍崩也,尚殺內監五人。此則元公負扆,休休有容,粉飾太平,足光史冊,雖有南董(朝中史官),無所用其直矣”,“此五千年未有之奇冤,遂為五千年國體之結局。”

沒有鐵證,依舊是懸案。晚清光緒帝之死,連同慈安太后、同治帝、阿魯特氏皇后死因一樣,成為深藏于清宮的諸多疑團。

2003年,中央電視臺紀錄片編導鐘里滿在采訪中得知:清西陵的光緒皇帝墓自從1980年開棺后又重新封閉,有一部分光緒的頭發留在外頭,保管在清西陵文物管理處。

鐘里滿隨即萌發一個念頭:可以做一部紀錄片,把考古的檢測手段和宮廷里保存的醫案結合起來講,用科學的方法來澄清這件事。

經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同意并支持下,他們先后采了兩小束光緒的頭發,又取樣了他下葬時所穿的龍袍、貼身內衣和部分骨骸,以及同葬一處的隆?;屎蟮念^發。

在鐘里滿的聯絡下,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法醫檢驗鑒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加入調查光緒死因的課題組。他們運用中子活化實驗方法,在光緒的遺骨、頭發、衣物中發現高含量的砷化物,鑒定為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經科學測算,光緒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于致死量(60-200毫克)。研究結論是:“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2008年11月,長達萬字的《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登基,立嗣

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深夜,位于京城西太平湖東里的醇親王府闖進來一群儀仗威嚴的車馬。

三歲的載湉從睡夢中被奶娘叫醒。仆人們把他穿戴整齊,抱進黃色轎子。一路上,他又哭又鬧,吵著要睡。到達紫禁城后,他被抱出轎子,太監們為他穿上趕制出來的黃袍,戴上皇冠,抱上了御座。

幾個時辰前,載湉的堂兄、年僅19歲的同治帝在養心殿駕崩。

大殮后,慈禧、慈安兩宮皇太后在養心殿召皇室宗親、重臣們開選立新帝的御前會議。

皇叔們提名了幾個,一一遭到否決。隨后,慈禧太后提出立醇親王奕譞之子、年僅三歲半的載湉為帝。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只有大臣文祥說:國家多難,宜立長君。慈禧當作沒聽見,其他人則立刻磕頭而退。

新帝的登基大典開始,禮樂奏響。不知何故,一直在哭鬧的載湉忽然安靜下來。大臣們按皇家禮儀的次序進來,對他叩頭。

“故事傳說,雖然他在登基時舉止幼稚,但當大臣進來時,他的一舉一動儼然是一位皇帝,這使那些私下不贊成太后擇立光緒的大臣感到無比驚詫,因而增添了對他的希望。”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德齡回憶說。

《翁同龢日記》里記下醇親王聽聞兒子被立為帝的第一反應——“驚遽敬唯,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在中國的歷史里,無論是官方修撰的正史,還是民間流傳的野史戲說,每一位真龍天子的誕生必伴隨著異象和預言。這些異象和預言真假莫辨,為皇朝命數的不可知性涂抹上神秘色彩。

在迷魅的傳統社會里,上至皇親貴戚下到普通小民都很迷信。家中生了孩子,尤其是男孩,一般都會請算命先生來算命看八字。傳聞光緒出生時,醇親王奕譞請了京城里兩個有名的瞎眼算命先生,從他們那里得到兩條預言:一是預言這位新誕貝勒會當皇帝,另一是預言他未來的命路會非??部?。

這都是令醇親王心驚肉跳、唯恐大禍臨頭的預言。當時,他的侄兒同治帝正在龍椅上,青春年少。傳聞中,醇親王用重金收買了兩位算命先生,讓他們保守秘密。

醇親王奕譞與福晉葉赫那拉氏

載湉從小就是個體質嬌弱的清秀男孩。在他出生前,醇親王嫡福晉已經夭折了一個兒子。在兒童死亡率很高的年代,福晉總是為他擔驚受怕,于起居飲食上尤為嚴格,一只大蝦也會讓他分三天吃。他經常處于半饑餓狀態。

在醇王府的三年半,大概是愛新覺羅·載湉一生中最自由、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德齡記錄下她從醇親王府聽到的有關他幼年時的故事。譬如,他喜歡和小鳥、小花們說話,他會在院子里長時間盯著一只鳥兒然后問它——“你昨天也在這里嗎?”“我想我不會認錯的,因為我曾仔細地注意到你羽衣的顏色。”然后,他命令這只小鳥為他唱支歌。

然后,小鳥就真的嘰嘰咕咕唱起來了。如果小鳥飛走了,他會認為:它是有重要的事離開了,然后會派另一只小鳥來替代,取悅他,“像一個小王子一樣”。

他有各樣孩子式的淘氣和探索,譬如他喜歡在房間的墻上畫畫,不久就把夠得著的墻面都畫滿了,然后他把椅子拉到墻邊,一邊坐著一邊畫;然后站在椅子上,在更高的墻上畫畫,然后把東西堆在椅子上繼續畫。

如果不是命運微妙的一撥,他會是一個在父母寵愛里長大的小貝勒——作為嫡長子繼承親王的爵位,在大清的落日余暉下、在時代和命運里沉浮飄蕩,如同他眾多的叔伯兄弟和子侄們。

載湉的父親奕譞是咸豐的異母弟,母親則是慈禧的胞妹葉赫那拉·婉貞。

1856年(咸豐六年),剛剛誕下皇子的葉赫那拉氏(即慈禧)被冊封為懿妃。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她說服咸豐帝把選秀落敗的親妹妹婉貞指配給七皇弟奕譞做嫡福晉。當時,奕譞20出頭,是京城許多滿族名門企圖聯姻的對象。

在“辛酉政變”中,奕譞配合慈禧太后和六哥恭親王,親自捉拿了“顧命八大臣”之首肅順,后加封親王銜,被慈禧視作心腹。

對于立載湉為帝,朝野不是沒有異議。

滿清入關后尊奉儒家為正統?;实垴{崩后如無子,需從宗親近支的子侄輩中選人繼承大統,是為替先帝“立嗣”。當時,在近派宗支的兩系八支里,“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