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問責,還是問責環保?
一輪輪督察,環保人已如履薄冰。問題解決不了,只能自己爆料給媒體?!安蝗弧啊仡^看’被問責的還是環保?!?/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2018年6月,廣西欽州,督察人員正在采集水樣。在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中,欽州市一批應淘汰的“散亂污”小冶煉企業仍在違法生產,污染環境。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1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誰的孩子誰抱” 環保問責,還是問責環保?》)
一輪輪督察,環保人已如履薄冰。問題解決不了,只能自己爆料給媒體。“不然“‘回頭看’被問責的還是環保。”
“基層環保部門擔負的責任與自身諸多條件不匹配、不對等,造成諸多無奈,或許才是基層環保部門近年來陷入問責不斷、事故不止怪圈的根本原因。”
在環保局工作的第22個年頭,2018年1月,北京延慶環保局環境監察隊隊長左樹強迎來了嘉獎,被致敬為2017“最美基層環保人”——這是萬里挑一的殊榮,全國環保系統中只有10人獲獎。
沒想到兩個月后,他卻因受到降級處分被通報。在中央環保督察的問責名單里,他是北京市的百分之一。
內蒙古、黑龍江等16省份已經公開通報了中央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情況,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各省公開數據共計870人,包括職務、姓名、問責原因等信息發現,在環保系統工作的最多,高達120人,意味著每7人中約有1人。
環保系統也是受到較重問責最多的部門,受到“記過”以上問責的,環保系統有26人,黨政“一把手”16人,其次是國土、保護區管理部門、水利和林業。
在一些地方,環保問責變成了只問責環?;蚱渌嚓P部門,戰友之間只能互相開解“問責是暫時受點委屈,輪流背”。
“沒有駕駛證的人開了輛無牌照的車上路,你說交警會不會被問責?可能永遠不會。但是到了環保這,他沒牌照,壓線了,還要問你的責。”西安某環境監察隊隊長的張勇(化名)想不通,“發牌照的人呢?”
問責之后:“每次檢查都像是不斷揭開傷疤”
左樹強通過同事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不想再提”。
他被問責的原因是延慶區白河堡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違規建有天池賓館項目,二級保護區內違規建設山里樂活酒店項目,因同一緣由被問責的還有延慶區副區長、環保局局長和副局長等共計至少14人。
在同事的眼中,左樹強是名兢兢業業做事的老環保,讓人更想不通的是,從機動車排放管理站調到監察隊,“左隊剛來兩個月就迎來督察,此前的工作與白河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