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 “我們為什么一直主張在小城鎮推行改革?”
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多以中小城市為主,而據統計顯示,中國的大城市數量最多,這些年我們研究城市化問題,一直把拉美、南亞國家的問題作為可以吸取的教訓。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提出“嚴格控制大城市,適度發展中小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發展方針,這個戰略曾經引起了廣泛爭論。有人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例,論證香港、上海、京津等超大城市能帶動區域經濟。
責任編輯:錢昊平
南方周末:這次“縣改市”松動后,再回頭看1978年開始的第一輪“撤縣設市”,如何評估這一政策的效果?
李鐵: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多以中小城市為主,而據統計顯示,中國的大城市數量最多,這些年我們研究城市化問題,一直把拉美、南亞國家的問題作為可以吸取的教訓。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提出“嚴格控制大城市,適度發展中小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發展方針,這個戰略曾經引起了廣泛爭論。有人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例,論證香港、上海、京津等超大城市能帶動區域經濟。
我個人認為這些區域的發展過程要回歸到歷史看,如果沒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縣以下的鄉鎮企業、民營經濟的發展,很難想象后來各類大城市可以有效地獲取資源變成更大規模的城市。
事實上,在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上個世紀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