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考古重心“漸行漸東” ——“走出去,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新發現帶來更多的謎團。正如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伊德勒博士所言,“進化論還很不完善,它還缺少很多環節,人們發現的化石越多,帶來的疑問就越多?!?/blockquote>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肯舊石器聯合考古隊員在地表采集裸露的石器。(周立/圖)

新發現帶來更多的謎團。正如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伊德勒博士所言,“進化論還很不完善,它還缺少很多環節,人們發現的化石越多,帶來的疑問就越多。”

“人類從哪里來”,吸引著一群中國考古學者走進非洲。

人煙稀少,雜樹叢生。初到肯尼亞西部巴林戈地區的荒漠地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趙清坡卻很興奮,“剛到這里時,看到地表到處都有石器,哇,覺得很驚喜!”

這些看似平常的石頭,卻是考古學家眼中的寶貝——它們隱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

“這些石制品和動物化石都埋藏于上部火山灰層中,屬舊石器時代的桑戈文化,是過渡階段的舊石器文化。”山東大學教授李占揚認為,非洲與早期現代人起源具有密切的關系。

近日,中肯聯合考古隊在肯尼亞裂谷地區有重要發現,該遺址出土的細石器為智人何時走岀非洲增加了重要證據。

“許昌人”來自非洲?

“為什么要去非洲發掘?”遠赴肯尼亞之前,李占揚教授多次被問及。

遠赴初衷則與“許昌人”直接有關。

1965年春天,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鎮的田野上,正在“下放”的考古學者周國興趁著雨后初晴挖坑植?!逗幽先請蟆酚涊d這段故事,周國興的鐵鍬突然碰到了泥土中的硬物。他彎下腰,雙手扒開松軟的泥土,一塊乳白色的石英石露出,周圍則是灰黃色的粉砂土。

塵封四十年。2005年6月,李占揚帶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隊進駐靈井遺址。兩年后,“許昌人”頭骨化石出土,這16個斷塊組成的頭骨化石,幾乎可以復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經測定,頭蓋骨的年代距今10.5萬-12.5萬年。

在考古學界,發現人類化石的概率猶如大海撈針。

李占揚團隊幸運地發現“許昌人”頭骨化石,也震驚了整個考古學界。2017年3月3日,李占揚在享譽科學界的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發表了相關論文,該論文認為,“十多萬年前生活在中國中原地區的‘許昌人’,可能是中國華北地區早期現代人的直接祖先。”

新發現帶來更多的謎團。正如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伊德勒博士所言,&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