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串?
法蘭克福施泰德美術館(St?delMuseum)的語音導覽是我見過的內容做得最細致的,每幅畫除了簡介還有“文化背景”“材料與技法”選項,有的還加上“藝術史背景”或“宗教背景”,簡直聽不過來。買了票存了包,直奔“古代大師”樓層找最想看的維米爾——《地理學家》。
責任編輯:朱又可
法蘭克福施泰德美術館(Städel Museum)的語音導覽是我見過的內容做得最細致的,每幅畫除了簡介還有“文化背景”“材料與技法”選項,有的還加上“藝術史背景”或“宗教背景”,簡直聽不過來。買了票存了包,直奔“古代大師”樓層找最想看的維米爾——《地理學家》。畫幅不大,非常像盧浮宮的《天文學家》,但更好看,好在男主角不是埋頭于地圖,定格在抬頭出神的一瞬間。去年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看過維米爾的《繪畫的藝術》,本質上同《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是一路的,維米爾這人有意思,科技與藝術都有窮究理性、講求技術的一面,他有一種動人的好奇。導覽里“材料與技法”說到如何鑒別畫作真假,二十世紀贗品會被顏料出賣,所用含鉛顏料太純(或是工業鉛白?),而維米爾用的含鉛顏料還含有微量的銀。
維米爾:《地理學家》
波提切利的《仕女圖》令我一驚,尺幅遠比想象的大!又一次證明看畫必須看真跡,跟印刷品不是一回事。畫中人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