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沉船“鳳凰號”歸來:兩度更換打撈方 一名潛水員犧牲
小林不知道,陰影在打撈過程中再次籠罩“鳳凰號”。9月底,一名潛水員在救助船上暈倒,掉入水中后死亡,死因是“缺氧”。他成為沉船悲劇的第48名死者。
打撈合作方不得不兩度更換,最終打撈起“鳳凰號”的是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公司。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8年11月17日16時,沉睡海底4個多月的“7.5”普吉海難沉船“鳳凰號”船體被打撈出海面。
小林不知道,陰影在打撈過程中再次籠罩“鳳凰號”。9月底,一名潛水員在救助船上暈倒,掉入水中后死亡,死因是“缺氧”。他成為沉船悲劇的第48名死者。
打撈合作方不得不兩度更換,最終打撈起“鳳凰號”的是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公司。
135天后,覆蓋著褐藻和淤泥的“鳳凰號”掙脫了深海的桎梏。
“四個月了,終于拉上來了。”2018年11月17日,肇慶少年小林在朋友圈寫道。“鳳凰號”打撈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但在真正看到這艘船的那一刻,小林只覺“物是人非”。
2018年7月5日,載有105人的“鳳凰號”在泰國普吉島海域的風浪中翻覆,事故造成47人遇難。
“鳳凰號是確定事故原因的重要證據。”泰國旅游警察局副局長蘇拉查特·哈克帕恩(Surachate Hakparn)告訴媒體。
打撈沉船時潛水員死去
小林沒有想到,“鳳凰號”會被困在45米深的安達曼海底135天。
“當時答應我們是一兩個禮拜的,沒想到拖了四個月,”小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