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過冬”

“夢想”逐漸成為大家彼此揶揄的玩笑。對于那些堅持留下的人,橫店青年客棧老板惠祥意還是會心生一絲敬意,哪怕在他看來對方天賦不高。比如2017年下半年,一個年輕群演跑到外地送美團外賣,每個月賺一萬塊,有機會又殺回橫店。為什么不在橫店本地送外賣?怕被認出來不好意思吧

責任編輯:翁倩

橫店明清宮苑景區,誕生了中國最多的宮斗劇。1998年始建,以故宮為模板按1:1復制,門票卻是故宮淡季時的4倍

“夢想”逐漸成為大家彼此揶揄的玩笑。對于那些堅持留下的人,橫店青年客棧老板惠祥意還是會心生一絲敬意,哪怕在他看來對方天賦不高。比如2017年下半年,一個年輕群演跑到外地送美團外賣,每個月賺一萬塊,有機會又殺回橫店。為什么不在橫店本地送外賣?怕被認出來不好意思吧

1

有些人,在橫店鎮的白天是不可見的。熬完大夜下戲的攝影師,在房里悶頭大睡;底樓長廊盡頭的一間辦公室,清晨開工的化妝師三三兩兩待命;一張寫有劇組名的A4紙貼于房門上,不是選角導演住處,就是工作人員領盒飯之地。

像這樣的劇組指定賓館,在橫店影視城旗下有26家,單價從120元到500元不等。一位年輕女演員的自曝,讓人們認識了其中一家四星酒店。為照顧在此拍戲的已婚一線男星,她自稱一年都沒有走出酒店門。那部戲仍是橫店的寵兒——上個月剛剛落幕的橫店影視節“文榮獎”,它捧得最佳導演、女主、男配三個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指定賓館預訂10天以上,45間房起步,再加上官方接送車輛,這就是所有劇組“免費”進入“橫國”拍攝的通行證——如果你想一秒假裝橫店資深人士,只需用這兩個字代替“橫店”。這里有按1:1復制的明清宮苑,元年1998,由一個家族企業統治,傳奇創始人“徐老爺子”登上雜志封面,被封“國王”,文榮醫院、文榮學校等一系列小鎮公共服務建設,都來自他的旨意。

當然,更重要的是,白天的“橫國人”自成一體,與世隔絕。一介游客花五百多元買景區聯票,以為能一睹劇組真容,就太天真了。你只能在為數不多的地方捕捉到影視氣息:步行街兩旁的燈牌,印滿“橫店制造”的電影電視海報;最知名的一家港式茶餐廳,老板與來店大小明星的合影貼滿了一面墻,部分照片中的人甚至還沒來得及卸下古裝造型。

“橫店是個神奇的地方”,“橫店是個不夜城。”張堯對我說。他是橫店一家影視選角工作室的負責人,瞇縫著眼睛微笑道,“你見過上海凌晨4點街上店都開著的嗎?橫店有。”深夜兩點,緊急通知當天現場要多加15人。碰上這樣的突發情況,張堯都得騎車出門掃街。這時,許多劇組人員可能還在一天中的第四五場飯局上。凌晨四五點的街頭,已經有姑娘隨身提著折疊椅出工。

張堯經歷過這段好日子,一個組要面試一百個演員,來的人能有六百多,只要在群里發個消息,一分鐘就會冒出五六個人。而現在,同一條街上好幾家選角工作室關了門。部分原因是橫店影視城要求劇組必須通過演員公會選角。所有特約和群演實行分類管理,每人只能加入一個微信群,根據群內分享的劇組信息報名。

一街之隔的國防路演員公會服務部,一直是群演集合的地標,只有十幾號閑人在打牌吹水。一個身著古裝留著胡須的男子,連續多日坐著一言不發;一個中年男子苦惱薪水沒發,讓女人用她的支付寶替他借現金貸;一個論樣貌只能演丑角的胖丫頭嚷嚷著,在公會登記注冊沒幾天,群里戲太難搶了。

似乎無需再復述橫店眼下的冷清:9月初,不足二十個劇組入駐,稱得上大制作的電視劇電影僅個位數,10月略有回暖,但大頭仍是網劇和網絡大電影(簡稱“網大”)。這樣的境況始自開春。“一部電視劇如果用一百個特約演員,只要來上五六部,橫店的特約都能有活干,但現在十幾部網大,每部只需要十個人,還抵不上過去一部劇的需求量。”張堯說。

“現在戲少人多,有沒有跟我一起去嘉善富士康的兄弟,時間短返費高。20個工作日返費3300獎勵,55個工作日再返8800的獎勵。要去的聯系我,只限橫店跑戲的兄弟,去一個月就回來……”9月20日,群演小輝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末尾不忘署上他的橫店公會號。配圖是兩張不知名電視劇的截圖,仔細看才能從一堆人頭背景里找出他略顯怪異的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