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剎車:第三批試點省份過半“按兵不動”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改革總時間表或將整體延遲,各省份尤其是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地區,對待新高考改革態度更為審慎。
責任編輯:吳筱羽 何海寧
2017年是“新高考元年”,浙滬兩地的新高考改革試點接受了這次高考的檢驗。圖為2017年上海高考。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改革總時間表或將整體延遲,各省份尤其是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地區,對待新高考改革態度更為審慎。
鄒涵所在的學校師生比是1∶13,沈月所在的學校略高一些,能達到1∶10。但根據浙滬經驗,師生比要達到1∶8才能勉強滿足改革條件。
楊明發現,上海大多數學生在一年兩次英語考試中,都會選擇考兩次。原因是,每次等級優劣都是根據總人數來排名劃分,“不僅要確保自己足夠優秀,還要‘占位’,不能讓別人也‘優秀’”。
身為安徽一所重點高中教導主任的鄒涵,是從《安徽日報》上獲知安徽省2018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這個消息的。他清楚記得,自己當時大大“松了一口氣”。
2018年9月11日,安徽省教育廳稱,經過對高考綜合改革進行了風險評估,經統籌考慮、審慎研判后,僅在系統內對口進行部署。
這本應是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試點省市啟動的時間節點。但這一時間節點過去兩個多月后,18個試點省份中仍有超過一半至今未宣布相關方案。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等9個省份,既未明確“官宣”暫緩改革,也遲遲不見“改革動作”,被外界解讀為推遲改革試點。
作為通向國內大學的唯一渠道,高考的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2018年是新高考改革試行的第4年。按原定計劃,加上第一批2個?。ㄉ虾?、浙江)及第二批4個?。ū本?、天津、海南、山東),到2019年高考,全國將共有24個省啟動新高考,不再實行文理分科,考試科目變為“3+3(即‘6選3’)”。
但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蘇、福建、遼寧、廣東、湖南、湖北、河北、重慶8個省市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學期按時啟動新高考改革。
試點省份緣何由18個銳減至8個?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四年過去,試點省份出現不同困惑。調整師生比、增加教室、重建管理體系……面對新高考,試點省份的高中往往疲于應付諸多問題。而選課當中出現意外的偏科、“物理遇冷”等情況,經歷2017年“新高考元年”后,高中遇到的問題傳導至高校端,體現為老師發現新生物理水平普遍下降。
四年試點遇到的一系列情況導致改革總時間表或將整體延遲,各省份尤其是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地區,對待新高考改革態度更為審慎。
“有些地方評估發現自身資源跟不上(改革)節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南方周末評價。
“看著浙滬一路走來,邊看邊反思”
兩年前的暑假,安徽省的高中老師們先后拿到了安徽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確定2018年啟動實施新高考改革。
用鄒涵的話來說,從那時起,他所在的學校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為落實新高考改革作評估和籌備。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