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網紅菜的環保迷途
外來物種,“是管理好還是杜絕好?”
責任編輯:汪韜
在餐飲聚集的上海環球港商場,負一樓入駐了三家牛蛙主題店,分別主打牛蛙火鍋、牛蛙面和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招牌。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水質污染、外來物種、多地禁養 牛蛙:網紅菜的環保迷途)
不只是腐爛的死牛蛙,殘余飼料乃至預防牛蛙生病所用的抗生素都會影響水質,養殖尾水外排入海,還會影響海鮮養殖,甚至被周邊居民舉報“太吵”。
2017年底開始,多地密集出臺牛蛙養殖禁令,還反復提到牛蛙“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老罪名。但牛蛙是兩棲動物,屬于畜牧管、水產管還是漁業管?
“唉呀媽呀,這是啥呀,這輩子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一個短視頻中,東北口音的小哥哥面對著一鍋泡椒牛蛙,流下了不知是幸福還是被辣椒嗆出來的淚水。
這兩年,牛蛙成為新晉網紅菜,大有取代一直霸屏的“麻小”之勢。在抖音上發一個“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短視頻,動輒獲贊上千。
牛蛙的養成地則呈現了截然相反的景象。在全國牛蛙養殖最密集的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和洲村,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每過幾分鐘,小河里就會漂來一只白肚皮朝天的死牛蛙。一名村民坦言,養殖場的死蛙都直接扔進河里。
不只是腐爛的死牛蛙,殘余飼料乃至預防牛蛙生病所用的抗生素都會影響水質,養殖尾水外排入海,還會影響海鮮養殖,甚至被周邊居民舉報“太吵”。2017年底開始,浙江、福建、廣東多地密集出臺牛蛙養殖禁令,禁令中,還反復提到牛蛙“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老罪名。
牛蛙,養還是不養?吃,還是不吃?
不愛吃牛蛙的牛蛙養殖之鄉
牛蛙名字由來很樸素,因為叫聲像牛。怎么忽然就火了呢?
好奇心日報App分析,牛蛙走紅,正好契合近年來以辣味為主導的口味流行趨勢。該文章援引《美團餐飲報告2018》,2018年上海有3016家牛蛙餐館,數量名列全國第一,比去年增加了173家,江蘇、四川、北京分列二、三、四名。
在餐飲聚集的上海環球港商場,負一樓入駐了多家酸菜魚、青椒魚、老火鍋等“重口味”網紅店,年輕人排隊等號,門庭若市,其中就有三家牛蛙主題店,分別主打牛蛙火鍋、牛蛙面和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招牌。
和產小龍蝦的盱眙、大閘蟹的陽澄湖不同,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