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中途變卦怎么辦?

一位荷蘭病人在被執行安樂死時有過反抗行為,一位加拿大患者為了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不得不提前一個多月接受安樂死。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8年5月29日,葡萄牙里斯本,大批民眾聚集在葡萄牙國會大樓前抗議安樂死。葡萄牙國會當天就安樂死法案進行表決,該法案最終遭國會否決。(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一位荷蘭病人在被執行安樂死時有過反抗行為,一位加拿大患者為了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不得不提前一個多月接受安樂死。一些人在爭取更多的死亡權利,另一些人則擔心安樂死是否會被鼓勵或濫用,甚至是否會成為間接殺人的工具。安樂死在幫助一些人擺脫痛苦的時候,自身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和爭議。

2018年11月9日,荷蘭海牙一名曾為病人執行過安樂死的醫生被起訴,成為2002年4月荷蘭安樂死法律正式生效之后的第一起官司,因而備受世界關注。

荷蘭是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根據荷蘭政府官網對安樂死的解釋,安樂死是在患者病情改善無望,希望結束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情況下,由醫生根據患者本人的要求而結束其生命的行為。依據荷蘭“生命終結請求和輔助自殺”相關法律,只要按規定的程序執行,就是合法的。

而此次引發官司正因為被認為存在不符合規定的行為。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就在此前一周的11月1日,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的一名叫奧黛麗·帕克(Audrey Parker)的57歲乳腺癌晚期患者,因為要嚴格遵守安樂死規定,不得不放棄過圣誕節的念頭,被迫提前1個多月接受安樂死。

醫生、患者、法律、倫理,圍繞安樂死這一受限于科學水平和醫療技術而采取的終極補救措施,在幫助一些人擺脫痛苦的時候,正面臨著諸多困境和爭議。

嚴格的死亡條件

根據荷蘭檢察官公開的有限信息,這起被起訴的安樂死案件發生在2016年,被執行者是一位74歲患有癡呆癥的女性,雖然她在那5年前,就寫了安樂死的意愿書,但其后既有表達過想去死也表達過還不想死之類的說法,并在被執行安樂死的時候,還有反抗的行為,這位暫未被具名的女醫生因而被指控違反了安樂死規定,沒有去反復確認患者是否仍然想去死。

而根據荷蘭對安樂死的規定,患者本人的意愿是非常關鍵的,必須是親自提出要求,而非親戚和朋友的意見,并且,醫生被明確強調應該謹慎,在足夠了解患者病史,確定痛苦難以忍受且無法改善的基礎上,履行向審查委員會打報告的程序后,才能進行安樂死。

與之類似,在保證安樂死決定是患者親自做出這一問題上,加拿大的相關法律規定,患者除了在死前10天要在兩名獨立見證人的見證下寫申請,以確保安樂死申請是不受強迫做出的之外,還要由兩名獨立的醫護人員確認患者確實處于痛苦而不可挽救的醫療狀態,在此基礎上,患者必須反復表達同意的意見,直到死前最后一刻。

正是死前最后一刻也要表達同意這一規定迫使奧黛麗·帕克選擇提前死去,因為癌癥晚期的她,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大腦和骨骼,她擔心自己屆時頭腦不清醒而失去安樂死的資格。

加拿大的這一法律規定通過于2016年,剛剛實行了兩年。而從最早合法化的荷蘭到加拿大,一個現實情況是,在全球近200個國家中,目前安樂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