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圖:閱讀經典與思想歷練
閱讀經典,對自己的思想成長是一種高強度的錘煉。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宏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筆者從事近代歐洲思想史研究,這一專業的好處在于不僅能和當代思想史學者進行對話,而且更需要閱讀和領悟歷史上諸多偉大思想家的著作。閱讀經典,對自己的思想成長是一種高強度的錘煉,讓自己的閱讀不再局限于知識層面,而是從原先的固有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久而久之,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轉化成自己思考學術、理解世界的一種視野。因此,回顧個人的閱讀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思想價值觀念進行“知識考古”的過程。
在數十年間的讀書生活中,很多著作都對我產生了影響。作為歷史學研究者,這里還是按照歷史的時間順序來展開。
首先應該是1978年進入大學讀書開始,坦率地說,進入大學之前,我也沒有讀過什么書,真正開始讀書是在大學。沉浸于當時刻苦學習你追我趕的學習環境,更受惠于老師們的敬業奉獻,由此開始了自己的讀書生涯。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我學的是歷史,但卻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許是受當時任教的兩位老師的影響,一位是張芬梅老師,一位是閻飛老師。前者是位認真嚴謹關愛學生的好老師,教授世界近代史;后者作為剛剛入職的青年老師,教授政治經濟學。受到兩位老師的引導,我開始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這是很厚重的大書,但竟然也被我用一年左右的時間認認真真地讀完。與此相配套,我還閱讀了王亞南的《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