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嚴法管犬:日本不接種疫苗罰1萬,德國犬犯事走保險索賠流程
10月以來,全國各城市陸續出臺犬類管理的規范,加大懲罰力度,被稱為“最嚴管狗令”。養狗不辦證、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犬類的糞便、不約束訓導狗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等狗患,正在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因為狗而造成人們受傷、患狂犬病的案例不在少數。
規范不文明養犬,也日漸成為各國關心的問題。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在實現人與狗的和諧相處中,多國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制定嚴格的法律條款成為共性。
10月以來,全國各城市陸續出臺犬類管理的規范,加大懲罰力度,被稱為“最嚴管狗令”。養狗不辦證、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犬類的糞便、不約束訓導狗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等狗患,正在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因為狗而造成人們受傷、患狂犬病的案例不在少數。
規范不文明養犬,也日漸成為各國關心的問題。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在實現人與狗的和諧相處中,多國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制定嚴格的法律條款成為共性。
日本:嚴格立法使得60年0例狂犬病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95%以上的人類狂犬病病例由犬傷所致。2017年,我國共報告516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是僅次于印度的狂犬病世界第二高發國家。
但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自1950年制定了《狂犬病預防法》后,日本1951年起狂犬病例急劇減少,1958年之后開始0發病,至今已經60年沒有發現狂犬病例了。
日本寵物食物協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內養狗數量為892萬只,如何管理數量如此龐大的犬只?日本的立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狂犬病預防法》規定,家養寵物貓狗必須注冊登記,并且每年都需要接種一次狂犬疫苗,否則將被處以20萬日元(約12300元人民幣)以下罰款。
任何人在大街上發現沒有系帶登記證和狂犬病疫苗注射證的野狗,都可以給當地政府衛生部門打電話,當地政府會派專人對野狗進行撲殺。
日本厚生勞動省還頒布了動物體檢規則,要求各級政府對咬傷人后死亡的動物、非正常死亡的狗以及死于交通事故的野生動物進行詳細檢查,野生動物中,浣熊、貍等優先接受檢查,流浪犬貓由政府出資捕捉后登記并免疫,對野生動物則采用撒播食餌型狂犬疫苗免疫。
2002年,環境省根據《動物愛護管理法》又出臺了《家庭動物等的飼養和保管標準》。該標準對于飼養和保管犬只作出更加詳細的規定,包括只能把狗放養在被柵欄圍繞的自家土地和室內,以及不會對他人生命、身體、財產造成危害和帶來影響的場所;狗的所有者在室外遛狗時,必須使用狗繩,并注意遛狗的地點和時間等。
在日本的《關于愛護及管理動物的法律》中規定,濫殺和任意傷害動物要處一年以下徒刑,同時處以100萬日元的罰款,虐待和遺棄動物罰款30萬日元。
日本各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飼養動物的管理條例。例如茨城縣的條例規定,對于特定大型犬,必須要在住宅入口等容易看到的位置按照規定張貼飼養特定犬的標識。如果狗危害他人,可以撲殺、沒收狗,或要求佩戴口套等防止危害的措施。
德國:狗主人需考飼養執照,犬只需上保險及交稅
德國專門設有一部《養狗法》,由各聯邦州制定,內容基本相同。以柏林為例,主人必須花費50歐元,為每條狗植入電子芯片,記錄出生日期、防疫情況和主人的姓名、住址。
而在收養大型犬及特定犬種之前,狗主人必須參與理論測試,取得飼養執照之后才有權養狗。
此外,根據柏林頒布的最新規定,寵物犬只能到授權的育犬中心購買,或到寵物收容所領養,寵物商店只售賣寵物用品及食品,不允許售賣寵物。
但育犬中心的犬只價格十分昂貴,以至于收容所的收養率激增。在購買或領養時,對方會嚴格考察養狗人,追問養狗動機和經驗,提交必要材料證明經濟條件、家居空間可以保證狗的健康生活,不合格者則無權養狗。
如果狗肇事、傷人,狗主人除了要受到法律的懲罰,還會被吊銷養狗的證明。為了讓狗有良好的行為規范,很多狗主人把狗送到專門的“狗學校”里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學習課程包括狗對主人的服從訓練、訓練狗對外界噪聲不產生敏感、狗與人和諧相處的伴侶訓練、狗對紅綠燈等各種日常標志的認知和服從訓練等。
在國內,因為犬只的攻擊造成人們受傷的事件層出不窮,很多時候因為賠償金額難以協調,不少人訴諸法院。
為了更高效的解決此類問題,在德國,每只狗都必須被投保以作可能造成他人一切損失的賠付。養狗人必須為狗投保“第三者責任險”,這是一個強制的狗損保險。
養狗人每年為狗繳納75歐元至270歐元保險費,一旦出險,最高可獲得100萬歐元的賠償。當犬只“犯事”之后,只需說明情況,走保險索賠程序,雙方不必爭執。
因為狗戶外溜走、排便的天性,必須上繳“狗稅”,以補貼市政清潔、維護費用。按照規定,在柏林養第一只狗每年交稅為120歐元(約950元人民幣),第二只狗則要再交180歐元。不交稅而偷養犬只或養狗未及時申報納稅的市民,一旦被查處,則要面臨高達1萬歐元(約79249元人民幣)的罰款。
法國:違規遛狗最高判6個月監禁
法國人以愛狗聞名,但狗糞遍地如何清理、公共場合烈狗傷人等隱患也隨之而來,為規范狗主人和狗的行為,法國政府早在1999年初便頒布關于規范家庭養狗行為的法律,隨后多次進行修訂。
多地犬只管理中,及時辦理犬證是第一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近期發布的《犬只人道管理手冊》建議,全面推廣電子芯片植入加強犬只登記管理。
南都記者此前報道,我國廣州、南寧等城市已率先實施犬類電子芯片植入。犬只電子芯片是指經過特殊封裝工藝制成,可以安全植入犬只體內的特殊電子身份標志。相當于電子“身份證”,通過芯片內唯一識別號碼可以準確識別唯一犬只個體,記錄了犬只種類、免疫、絕育、登記管理等各種數據。
timg(10).jpg
而在法國,芯片識別是一項強制措施。每只狗都必須身份登記和建檔,到了6個月時就要強制植入芯片,以便寵物走失后可以追蹤位置。外出時,每只狗都要掛上寫有主人姓名,住址和狗名的身份牌,如果沒有掛牌,將會被視作無主的流浪犬。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此前曾告訴南都記者,中國狂犬病死亡人數居全球前列,與大量的流浪犬未得到妥善管理、狂犬病疫苗接種率偏低密切相關。而若要形成阻止狂犬病毒擴散和傳播的免疫屏障,犬只免疫率需要達到70%。
而在法國,犬只自2個月開始就必須免疫,如果不打,狗主人將受到重罰。
另外,對于未打疫苗且沒有牽繩的犬只,法國政府一經發現,都會對其進行安樂死。
與我國多個城市發布禁養犬只品種類似,法國從1999年起就頒布法律,依照犬只的習性分為兩大類。包括斗牛獒、布爾獒在內的攻擊型犬不得出現在公共場合,也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違反,將被判處6個月的監禁和高達15000歐元的罰款。
第二類則為防守型犬,包括斯塔??ざ放?、美國史特富郡梗、土佐獒犬和德國種洛特威勒獵犬。相比之下,它們可以搭乘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但也有一些限制條件,比如小型犬需要被放入小于長度45厘米的袋子或籠子里。大型犬則要購買特定車票并同時戴嘴罩和栓牽引繩。
在其他公共場所,法國的狗狗們也并不是隨處可去。巴黎六區的盧森堡公園規定:寵物狗主人在拴著狗繩的前提下,只能在其中兩條街的林蔭道上遛狗。巴黎20個區的綠地都有類似規定,嚴格限制寵物狗的活動范圍。
此外,為了防止寵物狗產生的大量糞便對環境造成污染,巴黎市政府發布法令,強制在公共場所遛狗的養犬人及時清除寵物糞便,違者將被處以180-450歐元的高額罰款。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