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毅 你為什么不全身心地奉獻給觀眾?
當了兩年搬運工之后,呂毅覺得自己不是做工人的料,模糊感覺還是喜歡藝術。那時他下了班常到海邊,把自行車一放,對著大海引吭高歌
責任編輯:楊靜茹
圖 /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梁辰
當了兩年搬運工之后,呂毅覺得自己不是做工人的料,模糊感覺還是喜歡藝術。那時他下了班常到海邊,把自行車一放,對著大海引吭高歌
1
四年前,演員呂毅從國家話劇院退休。他那年10月1日過60歲生日,按理說,應該放假前一兩天就有人通知他辦退休,但沒等來消息。又過了些日子,他去人事處問,對方回:“院長說了,你得把話劇演完了才能辦退休?,F在退了,誰替你演?”
他45歲那年被國話院長趙有亮挖了去,接到調令的時候腿一軟,心里想:“這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地方,我終于來了。”一去就和倪大紅、韓童生合作了《趙氏孤兒》,他演趙盾。十五年里,他排演了古今中外各種類別的戲,退休前,正在演當代現實主義劇目《這是最后的斗爭》,他是主角何光明。
到那年12月,《這是最后的斗爭》共演了110場。戲演完,退休手續辦好,呂毅很是失落了一陣。
呂毅(一排右一) 在話劇《這是最后的斗爭》中飾演何光明一角
他197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齡超過40年,從未對這份職業感到疲倦。“演戲永遠是最過癮的。”朋友聚會,他被請求,“呂老師,來一點兒話???”他每次都很受用,即興來一段。“好幾回跟編劇談著談著,站起來手舞足蹈,人家說,您看您又比劃起來了,您快坐下。”呂毅講。采訪中,他常忽地站起來,幾大步走到房間中央,把口中的場景轉換成正在進行時。
大學畢業后,呂毅在山東臺電視藝術團呆了7年,其間憑借《今夜有暴風雪》中的知青劉邁克一角拿過第三屆金鷹獎最佳男配角獎——他是上戲77級同學中第二個拿獎的,還導演了5部電視劇。1988年,他在黑龍江佳木斯拍電影《偷魚賊》,演一個在中蘇邊境偷大馬哈魚的賊頭。一天,他突然接到天津人藝院長孔祥玉的電話,問想不想演話劇《欲望號街車》?英國導演邁克·阿爾弗萊茲來排,就差男主角沒有確定。呂毅此前看過這個導演排的《櫻桃園》,有個場景印象特深:一個炎熱夏日的清晨,一排裸著身子的黑奴躺著休息。“當時我就看傻了,我操這叫話劇。真棒。”他趁著攝影師換機器的空當請假趕到天津。
那是一場他不知情的面試。中央戲劇學院的教授梁伯龍擔任現場翻譯。導演讓他站到前面,來個無實物曲線練習。他傻了,孔祥玉也一頭霧水。“這時候我的靈感真是天生的,我抬頭一看,就感覺網球掉下來了&m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