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億年薪的500強董事長被捕,“成本殺手”敗在了貪婪
卡洛斯·戈恩,這位在全球汽車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日產汽車,一人兼任日產、雷諾、三菱三家知名汽車公司的董事長,光鮮的職業履歷曾讓他日進斗金。
“說實話,每一次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解決的辦法;但很慶幸,還從沒有遇到過找不出解決辦法的情況。”
11月19日,成為了日產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的人生轉折點。這位在全球汽車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日產汽車,一人兼任日產、雷諾、三菱三家知名汽車公司的董事長,光鮮的職業履歷曾讓他日進斗金。
然而,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19日下午,卡洛斯·戈恩乘坐飛機從法國飛往日本,疑似去參加每年11月底在日產汽車總部橫濱的董事會。16:30,航班落地,艙門打開,東京地方檢察院特別搜查人員已經等候多時。
戈恩恐怕心中有數。據外媒報道,他是自愿跟搜查人員走的,過程中并無任何反抗和逃避。
從此,戈恩前路不再有汽車業揮斥方遒的話語權,甚至日產-雷諾-三菱這組汽車聯盟也命運未卜。
隱瞞收入被捕
突入其來的抓捕讓汽車行業為之一顫。殊不知,日產汽車對他進行的內部調查已經開展了數月。
11月19日,日產汽車發布公告稱,因收到舉報,過去幾個月內,公司針對其代表董事兼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展開了內部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戈恩與另一名代表董事格雷格·凱利多年間都未能如實報告薪酬,減少了實際所得的披露。另外,日產汽車還發現戈恩存在其他不當行為,例如私自使用公司資產,這其中都發現凱利的深度參與。
調查過程非常隱秘,就連戈恩身邊的高官們都毫無察覺。日產汽車CEO西川廣人透露,其他高管們是在公司發布了公告后才知道這項關于戈恩的指控。另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方雷諾公司,也是到了19日當天才被告知這一消息。
東京地方檢察院辦公室表示,戈恩因為虛假報告財務信息,涉嫌違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檢方公告稱,在截止至2015年3月的五年期間,日產汽車向卡洛斯戈恩支付了近100億日元(約6億人民幣)的報酬,其中包括薪水和來自公司的其他收入。
但在提交至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財務報告中,申報金額僅有實際領取的一半,約50億日元(約3億人民幣)?!冻招侣劇穲蟮?,日本檢方已于19日晚間搜查了其在日產汽車總部的辦公室和其他地點。
按兵不動多時的日產汽車即刻表示要開除戈恩。公告稱,CEO西川廣人將向董事會提出“立刻”解聘戈恩的申請。三菱公司回應,將申請把戈恩從董事會除名。
新聞發布會上,西川廣人將這樣的丑聞歸因為權力集于卡洛斯戈恩一人手中,且日產汽車缺乏發現這樣問題的透明性。“我不得不說,這是戈恩時代的黑暗面,已經持續很久了。除了對此感到遺憾,我還感到巨大的失望、沮喪、憤怒和憎恨。” 他表示,公司未來會尋找不依賴于個人的可持續性構架。
市場受到戈恩被捕消息的震撼,日產汽車和雷諾公司的股價應聲下跌。昨日,日產汽車的市值跌去了近6%。雷諾市值單日內下跌超過7%,創造了2014年以來的最低值。
這一事件的波及范圍已經開始顯現。
法國總統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已經表示,雖然暫時還不知道具體細節,但法國會對這三家公司組成的汽車聯盟的穩定性保持“極致的機警”。因為法國政府擁有雷諾汽車超過15%的股權,雷諾公司的股價波動牽動著法國政府每一根敏感神經。
成本殺手
在汽車圈,64歲的戈恩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職業簡歷非常出色,1978年,加入米其林集團公司,1989年任米其林北美分部CEO,1996年,出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
素有“成本殺手”之稱的他,多次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挽救公司于危機之中。
戈恩進入雷諾的這一年,公司跌入赤字深淵,為減少成本,他制定了一個在3年內削減200億法郎(約合24億美元)成本的計劃。
有員工看到這個數字后,問:“是不是加錯了一個零?把20億寫成200億了?”多數人認為“3年內削減200億法郎”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戈恩沒有膽怯畏縮,頂著壓力進行了5個改革措施:
1.減少剩余生產力,關閉虧損嚴重的比利時必爾波爾多工廠;2.重新編組生產工程技術機構;3.將供應商由原來的300家減少到150家;4.把主要組裝線數量從5條減到3條;5.促進產品技術革新。
改革的第二年,雷諾便成功地實現了財政扭虧為盈。
更為人熟知的是他將日產起死回生的故事。1999年,在日產汽車面臨連年的虧損,瀕臨破產之際,日產和雷諾成為了汽車聯盟,戈恩再次對日產汽車進行了成本控制,強行推行大裁員計劃,縮減供應商體系進行縮減,整合零部件供應商,使成本下降了20%。
兩年內,日產汽車便扭虧為盈,戈恩從此在汽車界名聲大噪,被認為是日產汽車的“救命恩人”,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中令人矚目的傳奇人物。
2016年三菱汽車加入了雷諾與日產的汽車聯盟。從此,戈恩身兼數職,既是日產汽車的代表董事兼董事長外,還是雷諾汽車CEO兼董事長、三菱汽車董事長。其中,日產、雷諾入選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上榜企業,分別排在第54及134名。
戈恩歷來以高薪酬著稱,其收入在整個日本上層企業當中屬頂尖級別。根據公開財報數據,2017年,戈恩從日產汽車和三菱汽車共獲得了了9.62億日元的現金和股票報酬,從雷諾公司獲得了740萬歐元的現金和股票報酬。
日本NHK披露,戈恩的年薪在2016年達歷史最高,為10.98億日元(約合6773萬元人民幣),到了2017年,收入同比減少了33%至7.3億日元(約合4500萬元人民幣)。根據檢方的陳述,天價年薪只是其實際薪酬的一半!
《朝日新聞》報道稱,股東們對戈恩的過高收入一直抱有不滿。2016年前的雷諾公司股東大會上,對前一年戈恩約725萬歐元(約為5760萬人民幣)的報酬方案收到了54%的反對?!度A爾街日報》報道,戈恩今年年初,不得不接受減薪的條件來換取繼續領導雷諾公司的資格。
有錢人的祖先
戈恩的家族歷史錯綜復雜,父母均為移民后裔,父親是黎巴嫩商人,母親是法國人。1954年,戈恩在巴西波多韋柳出生,彼時,那還是個發展中的城市,生活條件極其惡劣。
戈恩6歲時與母親及姐姐移居黎巴嫩,1972年,進入法國國立高等綜合理工學院學習工程學,后考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礦物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深造,均以優異成績畢業。
赤手空拳打下家族事業的祖父一直是戈恩的榜樣,19年代末期,其祖父在13歲時移民到了巴西,依靠打工賺錢積累資本,后成立一家為航空公司提供代理信息等服務的公司。
“祖父的事跡一直給我以莫大的激勵,從小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用我的能力去獲得人生中應得的成功!” 他在自傳中便言明心跡,“要做有錢人的祖先。”
戈恩在上學時競爭意識就非常強,不論什么比賽都一定參加,而且還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戈恩畢業后便進入米其林公司,當時有工程學等高等教育的人多希望進入技術中心,學了7年工程學的戈恩主動申請從制造部門開始做起,這并非因他對研發部門沒興趣,而是有更大的野心,“只有先從基層做起才會為將來的崛起打下堅固的基礎,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直到登上最高管理者的位置。”
從此開始,戈恩正式步入了競爭激烈的商界,從事各種管理工作。在公司重大決策上,戈恩可謂是狼性十足。
1998年,戴姆勒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合并,雷諾為了生存,必須盡快找一家可以合作的公司聯手。
戈恩是第一個極力推薦日產的人,當時各大汽車制造商家都認為投資日產風險很大。“就像是把50億美金裝在集裝箱里,外面貼上日產的標簽,然后扔到大海里一樣。” 克萊斯勒的CEO羅伯特·路茲說。
對于雷諾來說,投資到日產是場可怕的賭博,戈恩還是決定賭一把。在他看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錯過了,歷史絕不會恩賜第二次。“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和風險,也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與日產合作。成功的幾率即使只有20%,也應該全力一搏!”
頂著巨大壓力和不明的前景解決難題時,他學到的一條重要經驗是:要把公司建成一個高效益的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能夠抓住問題關鍵的能力。無論什么問題,只要能找出問題的核心,即問題的關鍵所在,就一定能夠找出辦法解決它。
有人問他,是如何將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整頓成蓬勃向上的公司的,是否曾受過明師指點?戈恩很“自以為是”地回答,在25年的經營生涯中接觸到的首席執行官中,沒有一位稱得上是“師父”。
“說實話,每一次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解決的辦法;但很慶幸,還從沒有遇到過找不出解決辦法的情況。”戈恩說。
好奇的是,這一次,戈恩會采用什么辦法解決面前這一難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