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牽頭人遭多方質疑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其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發表情況聲明,稱對此研究不知情。

圖為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在接受采訪。(東方ic/圖)

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道,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副教授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在深圳一家民營醫院誕生。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受精卵的CCR5基因進行修改,希望她們出生后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該消息目前已引發全球嘩然,該研究是否合乎倫理已經引起廣泛爭議,多方對事件的真實性表達質疑。

南方科技大學:不知情,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在官網發表情況聲明,表示賀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其對人體胚胎進行的基因編輯研究,學校不知情,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正進行深入調查。

深圳衛計委:基因編輯嬰兒未經醫學倫理報備

深圳市衛計委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回應: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于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孩子不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26日下午,因“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而被卷入漩渦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回復采訪時稱,剛知道此事,目前正在了解,唯一可以確定是,“孩子不是在醫院出生,也不是在醫院做的實驗”。

▲網傳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

微博@知識分子:100多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在由知名學者饒毅創辦的自媒體“知識分子”的微博上,對“中國科學家從事人胚胎基因編輯并已有兩名嬰兒出生”的事件,一百余位科學家發布聯合聲明譴責: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沒有人能預知不確定性的可遺傳的遺傳物質改造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國家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除了相關機構的表態外,一些學者也以個人名義表達了反對的態度。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暢銷書《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簡史》作者王立銘博士在朋友圈表示,該倫理申請的獲批讓人不解,申請理由竟然有“這將是超越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體外受精技術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針對CCR5基因編輯是否能起到抗艾滋病的實際療效,同時是否存在安全風險,也是一個爭議焦點。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美國阿爾蒂烏斯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一名基因編輯專家FyodorUrnov的話說,“對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感到遺憾和擔憂”。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在寫給《知識分子》公眾號的評論上說,“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不倫理的,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中國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重要的”,“現在母嬰阻斷技術非常有效,高達98%以上,可以阻止新生兒不被艾滋感染”。

2015年12月,由于中國學者率先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在美國華盛頓組織召開了首屆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成立國際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成員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和中國的22位學者。經過激烈討論,委員會一直認為,對于生殖(可遺傳)人類基因編輯,應有令人信服的治療或預防嚴重疾病、嚴重殘疾的目標,并在嚴格監管體系下使其應用局限于特殊規范內,允許臨床研究試驗。同時,任何可遺傳生殖基因組編輯應該在充分的持續反復評估和公眾參與條件下進行。但是,賀建奎等人催生的基因編輯嬰兒研究顯然并沒有遵循上述約定。

(信息來源:人民網、澎湃新聞、@知識分子,深圳衛計委、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等)

網絡編輯:邵小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