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昨日皇帝,末日探戈
他一出鞘就是鋒利的刀刃,張揚、前衛,殺氣騰騰又不失冷峻的思考
責任編輯:楊靜茹
2018年11月26日,意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因病去世,終年77歲
他一出鞘就是鋒利的刀刃,張揚、前衛,殺氣騰騰又不失冷峻的思考
昨日世界
2018年11月26日有兩條重要新聞。一條是一位中國科學家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整個科學界因這項技術的倫理問題展開激烈辯論;另一條則是77歲的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因癌癥去世。這兩條新聞看似沒有關聯,可它就像劈開新舊時代的那道閃電,一邊是比科幻小說更魔幻、更失序、更無法掌控的未來,一邊則是性與革命的旖旎春夢都將消散的昨日世界。
“當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而不是電視機前時,我們就進入了一種特殊的光譜中。那里的黑暗就像母體中的羊水,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相同的夢境。”接受BBC采訪時,貝托魯奇曾這樣串聯起生命、電影和夢。那還是在遙遠的1989年,貝托魯奇因《末代皇帝》聲名鼎盛。1988年,該片在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橫掃千軍,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九項大獎;1989年第45屆美國金球獎及第4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上,《末代皇帝》再次包攬最佳影片。貝托魯奇憑借這部電影進入殿堂級大師行列,以至于三十年后他去世,全世界媒體擬定的標題中都提及他是“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英文名)的導演。
貝托魯奇在故宮拍攝《末代皇帝》
對于中國人而言,聲名顯赫的大導演有千千萬萬,可像貝托魯奇這樣淵源深厚的,卻只有一位。在那部講述愛新覺羅·溥儀一生的電影中,貝托魯奇用鏡頭劃過了中國近代史的皮膚。從慈禧太后去世到清王朝覆滅,從袁世凱稱帝到張勛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