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一段關系,而不是一筆交易” 互聯網公司讓汽車更聰明?

“進了汽車還用手機,這是汽車人的恥辱?!?br />
“未來汽車若不搭載智能系統、人工智能系統,就會像老舊的手機一樣,一定會被淘汰?!?br />
一輛中檔汽車的軟件代碼大概為1億行,是一架飛機的7倍。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11月25日,廣東廣州,2018廣州車展現場。(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

“進了汽車還用手機,這是汽車人的恥辱。”

“未來汽車若不搭載智能系統、人工智能系統,就會像老舊的手機一樣,一定會被淘汰。”

一輛中檔汽車的軟件代碼大概為1億行,是一架qiche飛機的7倍。

2018年11月,在廣州車展上,一汽奔騰展臺工作人員拿著話筒輕輕對身旁那臺寶藍色SUV說,“小7,給我講個笑話吧”。

車前擋風玻璃表面變成粉紅色,露出一個笑臉的圖標,用一種中性而略俏皮的童聲說:“巧克力和西紅柿打架,為什么是巧克力贏?因為巧克力棒嘛!”

如果坐進車內體驗一下導航,車內中控臺上甚至還會跳出一個全息投影的二次元美少女,用語音和手勢告訴你下一個路口該直行還是拐彎。

作為中國汽車市場每個年末最重頭的汽車展會,廣州車展通常是車企們“承上啟下”的一站,這一次,智能化浪潮正席卷中國汽車業。

2018年,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產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的研究與項目總監龔在研和他的團隊,對中國市場上43款量產車型做了人車智能系統的系列測評,結果讓他們有些驚訝:即使語音交互表現最差的中國本土品牌,也要比語音交互表現最好的國際品牌做得更好;在導航與汽車服務方面,中國本土品牌表現則更為優異。

隨著汽車業智能化、自動化、電動化、聯網化的到來,全球汽車制造商們紛紛宣布轉型為出行服務商,試圖將汽車消費從“一筆交易”發展為“一段關系”。

中國科技企業因此加入了“改造汽車”的行列,分別通過操作系統、超級App、ROM(一種只能讀出事先所存數據的固態半導體存儲器)三條技術路線朝著智能網聯汽車的方向發力,試圖與中國車企們合力將汽車“從鋼鐵變成鋼鐵俠”。

中國車企更積極

過去十年來,其實汽車智能化的進展并不順利。

十年前,底特律和硅谷都曾經試圖改造汽車。微軟、黑莓、Linux、谷歌、蘋果紛紛試圖通過車載通信和娛樂系統進入汽車;汽車制造商也開始進駐硅谷,試著用IT的思想來開發和制造汽車。

2007年微軟和福特、蘋果和寶馬開始合作開發車載,谷歌在2010年研發出全球首輛無人駕駛汽車,微軟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