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住“大篷車”? ——美國政府打響“移民戰爭第一槍”
墨西哥政府承受著兩難的外交選擇,如果拒絕移民途經墨西哥,將會受到國際人道主義的譴責;反之,則受到美國政府的外交壓力。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7日,墨西哥邊境城市提華納,一名兒童隨中美洲移民隊伍乘坐“大篷車”前往美國邊境地區。
(本文首發于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
墨西哥政府承受著兩難的外交選擇,如果拒絕移民途經墨西哥,將會受到國際人道主義的譴責;反之,則受到美國政府的外交壓力。
經過三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美國已近在咫尺。
“如果回到危地馬拉,那群黑幫流氓會殺了我們。”孔特雷拉斯說,“不管特朗普說些什么,都無法阻擋我們進入美國。”
從洪都拉斯出發時,孔特雷拉斯所在的移民大軍只有兩百多人。2018年11月13日,他們乘坐的“大篷車”車隊陸續抵達墨西哥邊境城市提華納。這時,隊伍已聚集到五千多人。
不同國籍的移民者擁有同一個目的——遠離暴力與貧窮,卻被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擋在門外:無合法移民證者不得入境。
連續十多天的等待、對峙之后,一些移民開始沿著美墨邊境線行走,尋找毒販留下的“密道”;一些年輕人則爬上提華納與美國圣迭戈(SanDiego)之間的鐵絲圍欄,惹得盤旋的直升機用高音喇叭發出開槍的威脅。
地面上的美國士兵則朝著人群發射催淚彈,打響“移民戰爭第一槍”。當地時間11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已授權邊境軍隊可以在必要時使用致命武器。”
“血淚墻”上的攻守戰
大約半小時的僵持后,幾名躍躍欲試的年輕移民跳下鐵絲圍欄,返回墨西哥一側。
跨越邊境線并不容易。自2006年以來,美國開始在美墨邊境修筑“隔離圍欄”,配備至少1800座高科技監測塔,后者安裝有攝像機、探測器、傳感器、雷達和無人偵察機,能夠迅速偵測、辨認和識別越境者的體貌、人數、位置以及可能的前進路線,并第一時間通知附近的巡邏隊展開追捕。
“沒有人比我更有修墻的經驗,我會建好它們,而且少花錢。”房地產商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推文稱,美國將修建更多的“隔離墻”,并讓墨西哥政府“100%為隔離墻埋單”。
墨西哥總統恩里克·培尼亞·涅托則將特朗普的“隔離墻”斥為“血淚墻”。
當地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不少移民身上裹著數層衣服??滋乩桌箤@里的生活很滿意,“這里沒有人收保護費,也沒有追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