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沒用”的App為什么一定要用?
在什么情況下,學??梢砸髮W生統一使用一款App?學生有沒有說“不”的余地?學生有沒有自主選擇產品的余地?甚至,學?;虻胤浇逃块T是否可以規定,某款App的使用頻率應該記作學生學習成績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顧策
(新華社/圖)
(相關報道:《App捆綁大學生》,刊登于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
在什么情況下,學??梢砸髮W生統一使用一款App?學生有沒有說“不”的余地?學生有沒有自主選擇產品的余地?甚至,學?;虻胤浇逃块T是否可以規定,某款App的使用頻率應該記作學生學習成績的一部分?
這是一則由讀者爆料牽出的現象報道。
2018年11月中旬,南方周末記者接到一位女大學生的郵件,說自己的學校強制使用一款叫做“易班”的App,并且和成績綁定,大家不堪其擾。她出示了這款App的下載區評論,幾乎全部都是打分1星的抱怨。
沿著這個線索搜尋,我們發現還有很多款App在強制大學生們使用,它們幾乎都有著較高的下載量,且平均1星的最低打分。我們翻看了微博、知乎上幾乎所有關于這一話題的抱怨,整理了App名單,自己安裝了其中的大多數,并且聯系了六十余位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