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雙槍李向陽”嗎?他的原型、戰斗英雄郭興逝世了……
11月29日,河南省軍區洛陽第三干休所離休干部郭興走了?;蛟S你不熟悉郭興這個名字,但提到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敵后武工隊長李向陽,卻是家喻戶曉。而郭興正是李向陽的人物原型。
他是“雙槍李向陽”的人物原型
看過《平原游擊隊》的人,一定會對智勇雙全、讓日軍聞風喪膽的武工隊隊長李向陽難以忘懷。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李向陽”的原型就是河南新鄉人——原北疆軍區司令員、抗日英雄郭興。
郭興與“李向陽”扮演者郭振清合影
“電影中的李向陽使雙槍,那是百發百中。我沒那么厲害,我也就是10發7中吧!這在當時已經被叫做‘神槍手’啦!李向陽畢竟是電影人物,但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火燒敵人糧倉的故事倒是與我的經歷很相似。”在接受采訪時,“向陽”這樣說。
“個子沒槍高” 軟磨硬泡才入伍
1924年11月,郭興出生在河南省輝縣高莊鄉金章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0年郭興瞞過父母,與同村的16位青年擠進了抗日隊伍。因為郭興歲數小、個子矮,連指導員把15人都留下了,唯獨不要郭興。但是郭興不肯放棄,一直跟著部隊后面走了三天三夜,腳上的鞋都走爛了。部隊首長拗不過他,只好把他留下,郭興成了山西省平順縣抗日政府的一名通訊兵。
那年,他被太行軍區五分區的司令員看上。司令員調他到敵后,擔任太行山五分區武工隊隊長。就這樣,這個16歲的少年開始了敵后武工隊隊長的生涯。
兩個月學會的日本話很快派上用場
在敵后活動,不會說日本話不行。為了敵后斗爭的需要,郭興到分區敵工部學了兩個月,學會了“你好!”、“你的表幾點了?”、“立正!”、“向右看齊!”、“報數!”等幾句常用的日本話。這些日本話很快派上了用場。
1941年12月的一天中午,郭興化裝成日軍小隊長,騎上高頭大馬,帶著兩個隊員來到日軍盤踞的一座縣城。當時,城門邊有一個日軍帶著兩名偽軍正在站崗,見“小隊長”騎著高頭大馬過來,急忙敬禮。郭興拔出雙槍,不等那名日軍反應,“啪!啪!”兩槍。站在旁邊的兩名偽軍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已被郭興的兩名隊員擊斃。就這樣,他們在縣城一陣猛打。最后,趁著混亂沖出東門。這一次,他們打死了4個敵人,打傷了3個。
那年,郭興才17歲。
戎馬一生 綽綽戰功
正像電影里演的那樣,郭興帶領這支敵后武工隊,在冀南豫北神出鬼沒,殺鬼子、除漢奸、襲火車、炸炮樓、扒鐵路、毀橋梁,打得敵人心驚肉跳。敵人重金懸賞捉拿郭興,妄圖毀掉武工隊,但始終沒有得逞。
郭興親自指揮過“輝縣孟莊”、“汲縣塔崗”、“林縣鹿嶺”及朝鮮“1089·6高地”等大小戰斗100余次,獲“抗日戰爭勛章”、“解放戰爭勛章”。
朝鮮戰爭爆發后,郭興擔任志愿軍某團副團長兼參謀長,第一批奔赴朝鮮戰場。朝鮮戰爭結束后,獲抗美援朝“獨立自由勛章”。
沒有群眾 我們寸步難行
2015年5月22日,記者來到洛陽拜訪郭興,聽他講述抗戰故事。“當年我們能夠在敵后和日寇作斗爭,主要是靠群眾的支持。沒有群眾,我們寸步難行。”郭興說:“那時我們遇到困難和危險,首先想到的是找群眾,因為我們一時一刻離不開群眾。”戰爭過來的人,深知人民群眾是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
愿老英雄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