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問題兒童”能撐起公開課?“曇花”不該只一現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nfzmreaders@163.com

責任編輯:溫翠玲

 

(新華社記者邵瑞/圖)

一節研討課后,班主任追在我身后問:“汪老師,剛剛你在上課時,我跟數學老師都很奇怪,怎么你今天找的都是那些問題兒童?可偏偏這些孩子還說得那么好,那么精彩呢!看來問題真可能出在我們老師身上?”

這節課,我是為一所縣城學校五年級孩子上的,課前和班主任聊天,了解孩子們的情況,說學校旁邊有一家航母級服裝加工廠,學生的父母都在這兒上班。這節課利用繪本《1個蘋果也是100個蘋果》討論相對哲學一點的問題,類似“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世界,因此所得都是有限的”等。這些問題對成年人都是挑戰,這兒的孩子可以嗎?我也不是很確定,但隱隱又是確信的。結果呢?孩子們不僅能立體理解多元的主題,而我們所期待的發散思維、辯證思考這樣的遠方,孩子們用40分鐘就抵達了。孩子們的表現,甚至讓聽課老師懷疑課前是否有預演,可我們上課前10分鐘才第一次見面。

班主任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