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京滬逾七成學生上培訓班,有孩子年補習費高達30萬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一起教育科技共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小學生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的百分比僅有23.99%,每天由鬧鐘和他人叫醒的比例高達76.01%。此外數據還顯示,京滬逾七成學生參加校外培訓,過半父母為孩子升學感到焦慮。

近三成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

根據中國教育三十人第五屆年會上發布的《2018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下稱《報告》,我國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重仍是“頑疾”。 其中湖北、廣東、江蘇三省學業負擔重的學生比例均超過四成。根據對家長的調研,有55.34%的家長認為,孩子負擔重的原因是升學壓力大。

據了解,該《報告》調查采樣涉及我國多個省市,共對小學六個年級的學生以及16830名小學生的父母,展開對學生學業負擔的調查。

《報告》還顯示,上述樣本中近三成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六成以上的小學生均報名參加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各類輔導班,中小學生補習班年均費用12000元最高達30萬。

整體來看,所有樣本里超過六成的學生均參加課外輔導,其中上海、北京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比例超過七成,廣東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比例超過五成。

學業負擔過重正向中小城市蔓延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介紹當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突出表現在課程學習負擔重、心理負擔重和校外學習負擔重三個方面。從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階層和地域分布看正在從大中城市、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向中小城市縣城、工薪階層蔓延。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嚴重危害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國民素質,嚴重沖擊正規學校教育,導致學校教育被校外教育所綁架,給許多家庭帶來沉重的教育和經濟負擔。

他表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重的原因是復雜的、系統的、整體的。這些因素包括片面的教育政績觀、階層流動的壓力、惡性的教育和升學競爭,還有中國人的攀比心理扭曲的教育價值觀,教育科學精神的缺失等。

對于破解“減負”這個跨世紀難題,張志勇說“減負”是一個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他在本次大會上提出了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加快推進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嚴禁公辦資源進入校外培訓市場等10條對策建議。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