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養犬整頓的謠言與真相
在收容所,犬只等待安樂死期限未有明確規定,“盡量能養得久一點就久一點”,通常比國際慣例的七至十天要長。
短毛小黃狗十八是辦不了證了,它一眼就看得出是只土狗。白狗歡歡想“冒充”博美,但它太大,牙齒也有點地包天,最后被套了“京巴”的品種得以蒙混過關。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昕認為,受限于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階段,很多養狗者雖然住在城市,但生活習慣或思想意識還是農村思維,不太顧忌他人感受,不愿意約束自己,這是造成沖突的重要根源之一。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8年11月15日,杭州開展文明養犬治理行動的第一天,杭州江干區行政服務中心里,大批市民前來辦理養犬許可證。
(本文首發于2018年12月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如何共享這座城 杭州文明養犬治理行動的謠言與真相)
在收容所,犬只等待安樂死期限未有明確規定,“盡量能養得久一點就久一點”,通常比國際慣例的七至十天要長。
短毛小黃狗十八是辦不了證了,它一眼就看得出是只土狗。白狗歡歡想“冒充”博美,但它太大,牙齒也有點地包天,最后被套了“京巴”的品種得以蒙混過關。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昕認為,受限于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階段,很多養狗者雖然住在城市,但生活習慣或思想意識還是農村思維,不太顧忌他人感受,不愿意約束自己,這是造成沖突的重要根源之一。
白天,杭州是一個沒有狗的城市。
早上6:59,紅色衣服上印有“單身狗”標語的博美被主人抱回家。街頭小黑狗四處嗅聞,7:00,它正低頭咬地上的骨頭餅干,被主人著急地拖走,到嘴邊的餅干留在了地上。
這是杭州犬類專項整治行動的第五天。2018年11月15日起,杭州市城管委開展為期一個半月的文明養犬治理行動,重點針對出戶不牽犬繩、不清理狗糞便等不文明行為。
養狗條例規定,小型犬觀賞犬的出戶時間為晚7時到早7時,重點限養區禁養中華田園犬在內的34種犬種,遛狗不牽繩最高可罰1000元,無證養狗最高可罰10000元。
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傳言:“打死一只狗獎勵50元”“蕭山城管暴力打死黑狗”“余杭臨平城管將幾只小狗困在房間角落用鐵鍬打死”……
相關話題在微博迅速發酵,養狗者、排狗者、寵物博主、動保團體等加入討論。犬只治理在巨大的輿論場中升級為城市形象問題。
謠言、辟謠、反辟謠在這場“人狗大戰”中糾纏反復,南方周末采訪各方,試圖厘清當中的謠言與真相。
“進來一批,領養一批,安樂死一批”
位于杭州半山鎮劉文村的犬類收容中心(即半山收容所)大門緊閉。
一只短毛小黃狗慢悠悠溜達到大門口,低頭四處嗅聞,門里關著等待安樂死的流浪狗。
門關得嚴密,它扭頭,繞著圍墻朝后走,方向是收容所側門??p隙約十厘米寬,它俯身鉆了進去。
小黃狗是在被送到收容所的第一天逃出來的。它被附近工地的保安收留,獲得了新名字“小乖”,沒再被抓走。主人笑說,“小乖”體型小,行動靈活,逃出來以后還常溜進收容所“偷吃”狗糧。
這是杭州唯一的官方犬類收容機構,距離杭州市政府18公里。按照規定,被城管帶走的狗會在相應城管中隊停留一兩周等待主人,無人認領的犬只將被送至這里。
“這段時間壓力不小,送來的狗很多。”收容所保安告訴南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